上星期雅士谷馬場公布 2024 年的財務報表,宣布其收入創新高,這對其仲夏大賽——一級賽英皇錦標(King George VI & Queen Elizabeth Stakes)及其國際影響力都有良好啟示。
誠然,即使英皇錦標仍然處於是歐洲仲夏賽期的巔峰,不過於最近幾年中,其地位已稍微下滑。全因每年 10 月於巴黎舉行的凱旋門大賽已從與之平等的地位變成真正的歐洲冠軍大賽。法國巴黎布洛涅林苑的秋天已經超越了英國伯克郡的夏天。
這種優勢與獎金有很大關連,也與凱旋門大賽一貫可以吸引日本星級賽駒出戰有密切的關係。這個周末的英皇錦標有望成為另一場精彩賽事,歐洲頂級賽駒如「格倫島」(Calandagan)、「唯妙唯肖」(Jan Breughel)、「桀驁之戀」(Rebel’s Romance)、「幻夢逸想」(Kalpana),以及有可能出戰英愛打吡冠軍「佳駿之村」(Lambourn),將一同爭逐破紀錄的 150 萬英鎊獎金。但無可否認的是,這項賽事缺乏現今全球化時代下,由全球匯合彩池(World Pool)所引起的跨洲份元素。
自從愛倫(Ivan Allan)於 1999 年派出香港的代表「原居民」出戰英皇錦標取得第六名以來,只有七匹非歐洲代表曾挑戰這項大賽,當中有一匹來自南非和一匹來自阿根廷的代表。而北美代表 Hard Buck 就取得季軍。其餘四匹日本代表中,第一匹是 2000 年的「空中神宮」(Air Shakur),表現最佳的是 2006 年的「真心呼喚」(Heart’s Cry)的季軍,最近一次是 2019 年的「高尚駿逸」(Cheval Grand)。雅士谷馬場管理方知道,吸引日本代表需要更多「誘因」。
然而,於雅士谷馬場的聲明中,強調了其他正面的指標,包括他們獲得 840 萬英鎊的稅前盈利以及今年創紀錄提供了 1775 萬英鎊獎金。聲明亦提及他們有賴「今年創下歷史新高的獎金」奠定了「提高其全球知名度」的基礎。
提高「全球知名度」的一部分是可以將英皇錦標推回其應有的地位,這亦意味著可以定期吸引其他洲份代表出戰。皇家雅士谷賽期於這方面已經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吸引來自日本的星級賽駒。今年六月的皇家雅士谷賽期中,日本中央競馬會(JRA)的冠軍級短途賽駒「里見夢境」(Satono Reve)於一級賽取得亞軍將有助推動這一目標。
「今年沒有日本代表出戰英皇錦標,但我們會繼續推動這項工作(吸引日本代表出戰),也會持續增加獎金。」雅士谷馬場的賽事與公共事務總監 Nick Smith 在今年初夏時向《Idol Horse》說道。
「在日本,獎金才是王道……我們需要提高英皇錦標的獎金:150 萬英鎊的獎金在歐洲來說已經很不錯,但對於英國這項允許三歲或以上賽駒角逐的中距離大賽而言,獎金應更高,而且亦將變得更高。」
「在日本,他們以英皇錦標及凱旋門大賽為目標育馬,他們仍然為自家培育的中距離賽駒自豪,而我們想那些賽駒能夠出戰英皇錦標。」
Nick Smith 曾到訪日本「大約 25 至 30 次」,他並非孤單一人:英國和愛爾蘭頂級馬場的總監們,在過去的世紀中,每年都會頻繁出國,努力吸引最優秀的歐洲以外代表前來,以提升賽事水平。在全球化下,日本中央競馬會的轉播安排受到追捧,香港賽馬會主辦,盈利豐厚的全球匯合彩池亦不斷擴大,這種願望逐漸變成一種需求。
「我們之間的合作非常緊密。」Nick Smith 說道:「我、古活馬場的 Ed Arkell 和約克馬場的 William Derby 會一同出國,猶如一個團隊。」
William Derby 自豪地回憶起二十年前,2005 年 8 月,來自日本的冠軍級賽駒「荒漠英雄」(Zenno Rob Roy)於其馬場上的精彩表現,並對今年 8 月在 Knavesmire 迎接日本四歲新星「野田分位」(Danon Decile)感到興奮。
「讓英國的三個馬場與李奧柏合作,絕對合理。」William Derby 說道:「經常會有歐洲以外代表擁有多個賽事目標。對這些馬主來說,我們需保持一致及相互合作,這樣效果會更好,而且這種合作模式也運作得不錯。」
William Derby 還提到,他也非常高興看到 2012 年於約克馬場勝出的澳洲短途賽駒「繡球花」(Ortensia),這匹雌馬也曾於古活獲勝。但日本代表的吸引力尤其顯著,日本代表的狀況比其他任何地區都要好,而 JRA 一級賽的競爭激烈,保證了只要條件許可,頂尖賽駒都會願意跨洋而至。
「對我們來說,與日本合作是相當具戰略性的長遠計畫。」李奧柏馬場的臨時行政總裁 Vicki Donlon 說道。她也明白目前尚未有日本代表於愛爾蘭贏得頭馬,只有「迪雅卓」(Deirdre)及 2024 年的「真命新帝」(Shin Emperor)曾於李奧柏出戰三歲或以上一級賽愛爾蘭冠軍錦標。
「與日本人建立關係需要大量時間和努力,我們與那裡的代表和經理人之間的關係建基於信任。」她說道。
對於歐洲人來說,特別是英國和愛爾蘭,獎金是一大問題。與其他世界主要大賽相比,當地的明顯微不足道,而這些賽事也是日本代表希望出戰的。例如:高獎金的杜拜世界盃、沙特盃、香港國際賽日及育馬者盃賽馬日。英皇錦標是英國獎金豐厚的賽事之一,但 150 萬英鎊獎金相較於沙特盃的 2000 萬美元總獎金而言相形見絀。
「你可以看到每年春天這些日本代表前往中東出戰。」Nick Smith說道:「如果我們能讓一匹日本代表出戰我們每一個馬場的賽事,我、William Derby 和 Ed Arkell 都會非常高興。」
今年初時,隆尚馬場宣布了一系列「引進賽」,旨在吸引賽駒到法國出戰整個馬季的賽事,直到十月的焦點賽事凱旋門大賽。雅士谷馬場、約克馬場和古活馬場也宣布推出英國仲夏賽期額外獎金,為馬主和練馬師提供額外獎勵,鼓勵在7月至8月期間將多匹賽駒帶到英國作賽。這段期間的安排具有戰略意義,全因日本的一級賽賽駒於6月中旬到8月下旬於國內都沒有一級賽選擇。
「這是源於約克馬場、古活馬場和雅士谷馬場於長途航班上及機場休息室內所達成的合作,我們曾討論如何吸引優秀的馬匹於夏天到歐洲和英國。」William Derby 說道。
「這確實讓多匹賽駒的幕後覺得值得這樣部署,無論是短途馬、十化郎賽駒還是哩半馬,牠們都可以聚集在一起出戰薩塞克斯錦標與英皇錦標,然後希望能出戰朱德望國際錦標。我相信今年我們可以從中知道更多他們的需要。」
Vicki Donlon 表示,仲夏賽期額外獎金和法國的獎勵,引起了愛爾蘭馬壇思考。
「說這樣不會提高競爭力的話實在太天真。」李奧柏的負責人說道:「接下來就看我們愛爾蘭馬壇能做甚麼來提高我們的吸引力了。」
要吸引那些知名賽駒,津貼運費已成必需。
「這無法商議。」Nick Smith說道:「你必須這樣做:這就是如今的形勢,津貼運費是理所當然的。」
雅士谷馬場為評分約 115 分或以上的賽駒提供津貼,他們得到的津貼也將根據賽駒的飛行哩數及其吸引力決定。
「如果你的評分超過 125 分,或者是像『春秋分』(Equinox)或『雲絲仙子』(Winx)這樣的賽駒,那麼顯然你提供會是另一個級別的津貼,會需要制定一個特殊方案。」Nick Smith 說道。
「從日本來的賽駒會得到更多的津貼,而從美國來的會少一點,因為很多時候牠們會面對不同的遠征選項。當然,我們這裡有很多賽駒來自美國,所以牠們往往會共用機艙,但如果你從日本來,很有可能是單獨前往。」
全球匯合彩池在英國和愛爾蘭的博彩營運商,正努力幫助歐洲馬壇「提升等級」。這個彩池於一級賽賽日時,為馬場帶來了重要收入。今年的皇家雅士谷賽期中,投注額達到 15.8 億港元(約 2502 萬美元)。而如果一場一級賽中有日本賽駒出戰,JRA 可以獲得政府批准將該賽事轉播到日本並接受投注。
具體數字尚不得而知,但據廣泛報導,馬場可能每個轉播賽日中,從全球匯合彩池中獲得 50 萬至 60 萬英鎊收入。
「目前為止,數字可能會稍微低一點,」Nick Smith 於今年的皇家雅士谷賽期前說道。但該賽日後顯示,每個賽日的投注額逐年增加,其中周三的投注額更創下了 3.307 億港元(約 4,300 萬美元)的紀錄。
「在全球匯合彩池推出之初及疫情期間,這個彩池達到非常驚人的數字,現在這些數字逐漸穩定下來。它仍然是一個新興的彩池,同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但我現在很難確切預測我們會得到甚麼。不過,這仍然是幾個世代以來投注領域中,最創新的一大步,也為獎金帶來極大貢獻。」
馬場還會從媒體獲得收入,也會當日本轉播賽事時會獲得收入,但這個數字亦不會公開。
「通過媒體,我們獲得商業利益,儘管這可能不如人們想像的豐厚利潤。」Vicki Donlon 說道:「並沒有因為有日本代表出戰就會獲得巨大的彩池或意外之財,但通過媒體亦可以獲得商業上的利益。」
「有日本代表到此地作賽會增加來自那個世界的目光,而雖然日本人不會於全球匯合彩池中投注,但在其他能參與全球匯合彩池的附近地區,無論是香港還是其他週邊地方,投注者對參賽馬更為熟悉。」

雅士谷於 2019 年 6 月便是全球匯合彩池的第一批合作夥伴,因此 Nick Smith 和他的同事們長期觀察哪些因素會影響全球匯合彩池的投注額。
「就通過賽駒實際帶動收入而言,有趣的更多是因為騎師。」他說道:「我們沒有大量的海外賽駒引進至歐洲出賽,來真正測試全球匯合彩池在投注額的動態。我們發現,更有趣的是看看哪些騎師可以吸引香港方面的興趣。」
基於這一點,他曾思考會想看看像識價盃(Shergar Cup)這樣的賽日,在全球匯合彩池會表現如何。但他也指出這或許不太可能實現,因為全球匯合彩池通常為一級賽賽日。
Vicki Donlon 說她「討厭」以商業角度來看待這一切。但即便如此,她承認現實是全球匯合彩池的受眾會作出投注,而且投注額越高,給像李奧柏這樣的馬場回報就越大。
「全球匯合彩池都是基於佣金的,依賴於投注額。所以基本上每個人都是其成功的持分者,這讓我們也不得不參與其中。」她說道並同時指出,歐洲的全球匯合彩池馬場和香港賽馬會的全球匯合彩池團隊定期會舉行會議,以交流經驗和想法。
Vicki Donlon 繼續說道:「在全球匯合彩池賽事中,投注額越高,對馬場越有利。」
「想要增加投注額,有多個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參賽馬的數量,這在一級賽事中尤其具有挑戰性。理想的賽駒數目為八匹,少於八匹的話,投注額就會顯著下降。」
當然,來自世界各地的馬匹也能提升賽事陣容。但儘管全球匯合彩池與日本的轉播已成為吸引馬匹跨越洲份的重要因素,但這並非 2000 年代初引進這些賽駒到當地出戰的最初原因。
Nick Smith、William Derby 和 Vicki Donlon 都堅定地認為,令馬匹跨越洲份的主要目標,且至今依然如此,就是推廣他們的大賽,在競爭激烈的國際馬壇中保持地位。
「這其實是一個推廣品牌的策略。」Nick Smith 說道:「我們一直在努力爭取在國際舞台上佔一席位……這也是我們過去 20 年,於雅士谷馬場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有些年份特別好,比如『小橋流水』(Little Bridge)和『魚子精華』(Black Caviar)在同一年取得頭馬時,也有一些年份比較困難的。但總體來說,我們都已經在國際上打響了名堂,整體而言效果還不錯。」
Nick Smith 記得 2004 年雅士谷進行大規模翻新之前,他們就著手研究「跨洲合作」的可能性,當時計劃由馬場員工 Nick Cheyne 牽頭。那是在澳洲代表「選擇」(Choisir)於皇家雅士谷連奪皇席錦標及金禧錦標之後一年。
「網子從來沒有撒得比歐洲更廣,」Nick Smith 說道:「我們開始與不同的賽馬機構建立聯盟,主要是與維省馬會(Racing Victoria)合作,就這樣一步步建立。」
那個時期,約克馬場也將國際化加入其發展策略:「荒漠英雄」於 2004 年贏得日本盃及有馬紀念賽,牠在國寶級騎師武豊(Yutaka Take)在激烈的一級賽朱德望國際錦標取得驚人的亞軍。

雅士谷馬場和約克馬場的積極態度,是建基於於上個世紀的下半期數個重大變革之上:大賽如育馬者盃和日本盃漸趨成熟、Sheikh Mohammed 酋長建立高多芬(Godolphin)及其跨洲爭奪大賽的策略、杜拜世界盃賽馬日的成功;歐洲賽駒瞄準墨爾本盃、以及日本代表「採珠」(Seeking The Pearl)於 1998 年的紀爾斯大賽中,海外首奪一級賽冠軍後,日本賽馬於世界馬壇逐漸崛起。
此外,還有一些短暫的計劃旨在促進國際賽駒之間的交流,例如世界短途挑戰賽(The Global Sprint Challenge)、亞洲一哩挑戰賽(Asian Mile Championship)和阿聯酋國際航空世界錦標巡迴賽(Emirates World Series)等。
在此期間,由 1990 年代到 2000 年代,日本練馬師通常帶著明確的目的遠征,旨在證明他們的頂尖賽駒絕對有力與世界一流一較高下。
自那以來,海外遠征於賽馬運動中變得既普遍又更加重要。這是一項與不少其他體育活動的比拼,以爭奪觀眾注意力及注項。
日本代表的參與變得越來越重要,也讓人有種感覺,雖然英國和愛爾蘭的馬場知道它們自身受到維持低獎金的資金模式限制。但長遠而言,它們建立聯繫並為歐洲以外參賽馬提供一流賽馬體驗的努力正開始結果。
「我們學到的最大教訓是,這其實從來都不單純是關於今年的參賽馬,或是你今天談及的馬主或練馬師,因為他們將來都會有合適遠征的賽駒,」Nick Smith 補充道。
「這會是一場長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