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Aa Aa

【打吡狂熱】Journalism令李寶利成為肯塔基打吡焦點

Netflix讓李寶利(Umberto Rispoli)曝光率大增,但在邱吉爾園(Churchill Downs)舉行的打吡大賽,將可讓這位前香港長駐的意大利籍騎師獲得他期待已久的大賽勝利。

【打吡狂熱】Journalism令李寶利成為肯塔基打吡焦點

Netflix讓李寶利(Umberto Rispoli)曝光率大增,但在邱吉爾園(Churchill Downs)舉行的打吡大賽,將可讓這位前香港長駐的意大利籍騎師獲得他期待已久的大賽勝利。

這是僅持續一秒的短暫鏡頭:一位引人注目的黑髮女子穿著黑色禮服,佩戴銀色頸鍊。她身邊有兩名年幼兒子,穿著整潔的藍色西裝。年紀較小的孩子分心地看向別處,而年長的孩子則滿懷熱情地喊道:「加油,爸爸!」這一場景出現在 Netflix 最新運動紀錄片《Race for the Crown》的第 23 秒。

這位「爸爸」是李寶利,本周六他將會策騎熱門賽駒 Journalism 出戰一級賽肯塔基打吡,又名 Run For The Roses,這是美國最盛大的賽事。

對李寶利來說,這個機會姍姍來遲。即使他並非經常於頂級賽事中出戰,但他的騎師生涯中也常頂尖騎師相處,包括他的岳父巫斯義(Gerald Mosse),以及出戰全球一些大賽。但正如他在同一部 Netflix 節目中後來所說,「我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上頂流的之一。」他認真地說道。

李寶利現年 36 歲,處於職業巔峰期,他以南加州這個地方為基地五年來取得成功。Journalism 的肯塔基打吡之旅,有望為李寶利帶來他渴望已久的重大突破和更廣泛的認可。那是踏入他崇拜並想要超越的騎師的一步:上一代的全能傳奇騎師,50 多歲的華拉素奇(John Velazquez)及他兒時英雄兼朋友戴圖理(Frankie Dettori),以及他的同儕如奧天信(Irad Ortiz)、奧天誠(Jose Ortiz)及柏列特(Flavien Prat)。

去年肯塔基打吡的冠軍騎師何文達(Brian Hernandez Jr)在 Netflix 鏡頭下與 2023 年打吡冠軍施奕誠(Luis Saez)交談時,暗示了一個肯塔基打吡冠軍的份量:「你知道它永遠不會沉澱,即使你身處這裡,但彷彿一切沒有發生過。」何文達說道。

與其他所有外來騎師一樣,李寶利也渴望出戰,渴望知道那種忘我感覺。

這位意大利騎師對成功的渴望,已將他從歐洲來到香港。一開始他在日本拿到一個一級賽冠軍,然後前往法國,再回到香港,之後便進入未知領域。那是在沙田賽馬日後的一個黑夜,2019 年 6 月 26 日的凌晨。李寶利坐在床邊哭泣,感到騎師生涯跌入低谷時,然後接到了那通將他和家人帶到加州展開新生活的電話。那通電話是由他一位朋友,馬販 Marco Bozz 打給他。

「我當時有如身處墓地。」他告訴《Idol Horse》。

他於當年稍後時間搬到美國的太平洋海岸,迎來復活的他。他在香港策騎時因機會減少而充滿挫折和不快。那時的他是一個年輕騎師,渴望成功,有抱負。他穿著的西裝得體,與其髮型相輔相成,搭配上不羈的墨鏡,面帶微笑,自信滿滿且個性活潑。這位主角般的人物卻在如莫雷拉、潘頓和韋達這些偶像身旁擔任配角。

而加州則不同。在這裡他屬於頂流,策騎時充滿自信,享受當中經歷。現在是他第六個馬季,他已在美國贏得 60 7場頭馬,累積獲得超過 4,600 萬美元獎金。他於這裡贏得八場一級賽,包括以 Journalism 贏得今年的聖雅尼塔打吡。使他聲名大噪還有「約翰領先」(Johannes)、「清雅力嬌」(Anisette)及 Formidable Man 等頂尖賽駒。其成績出眾還要感謝過去兩年的經理人 Matt Nakatani。

李寶利與他的家人於聖雅尼塔和德爾馬的賽馬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的兩個兒子, Hayden 和 Aramis,就像馬場上的時尚小偶像,他們的服裝由其母 Kimberley 精心搭配。

「這不是我做的。」李寶利笑道:「去年在周六的育馬者盃賽馬日,她為他們穿上育馬者盃的主色,紫色及白色襯衫。因為我策騎『約翰領先』,其綵衣中有紫色元素。」

「在聖雅尼塔策騎Journalism時,那天的橙色西裝是因為賽駒穿著Don Alberto Stable的綵衣,而(其中一位共同馬主,來自Eclipse Thoroughbred Partners的)Aron Wellman喜歡這樣。他說道:『我喜歡你的孩子們為大賽日打扮,』所以我很高興,因為他們獲得很多讚美。當你看到這些小孩子一起打扮得整整齊齊,走來走去時,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而Kimberley也很開心。她四處尋找適合他們穿搭的東西,她在這方面很在行。即將來到的肯塔基打吡,他們也會悉心打扮。」

不過,這也帶來了一些家庭壓力:「我的小兒子說:『爸爸,你必需贏,因為我穿上了西裝,所以你必需贏!』」

「賽馬是我們家庭的引擎。如果我的引擎轉動,整個家庭就運作順利。」

Umberto Rispoli with this family at the Breeders' Cup
Umberto, Kimberley, Hayden & Aramis Rispoli / Breeders’ Cup Meeting // Del Mar /// 2024 //// Photo supplied

即使李寶利於加州馬場上相當重要,但他仍然不是那位突出的星級騎師。他仍然渴望贏得世界級大賽。於聖雅尼塔的騎師榜上,他目前位列第二或第三位,緊隨何雷登(Juan Hernandez)之後。加上他於育馬者盃賽馬日賽事三奪亞軍,包括去年 11 月於德爾馬上演的育馬者盃一哩大賽中以「約翰領先」惜敗,這一切都激發了李寶利強烈的慾望。

「肯塔基打吡是一場大賽:就像你在打『高爾夫球大師賽』。」他說道:「我一生都夢想著這一天的到來,當你有這樣的機會時,你必須好好把握。」

在邱吉爾園出戰時會有很多壓力,他的意思是必需要擁抱這種壓力。這可能是他贏得打吡的最佳機會。

「你不必在出戰時告訴自己這是我唯一的機會,所以我最好不要搞砸。不,你要去那裡作戰,並且享受一切。」他說道。

「如果我告訴你在賽事中沒有壓力,那是在說謊。你需要感受壓力,感受氣氛,感受急升的腎上腺素。你必須如此,否則我們就如機器人。但我們實際上不是,我們是一個人。」

「就像要求足球員於世界盃或歐聯決賽主射最後一個致勝的十二碼般。從球場中間到到十二碼點,我想這將會是他人生中最漫長的步行距離。」

這對於一個狂熱的足球迷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比喻,但與此相比,那些騎師面臨的壓力更大:在高速下與 20 匹賽駒穿越危險的壓力,遠超於走到一個足球前主踢。

「但當你要參加一場重要的大賽時,日常工作仍然要做的,」李寶利繼續說道:「你無需改變甚麼,也不需過度思考。你只需要前往那裡,完成自己的工作,並確保在那天以最好的狀態完成工作。」

「我認為只需管理好情緒,需要以清晰的頭腦出戰,只保留熱情,不帶恐懼,記得你一切的起點。」

李寶利小時生活艱難。他於 Scampia 長大。當地位於那不勒斯北部的白色外牆的 Vele di Scampia 住宅因克莫拉(Camorra,電視劇《格莫拉》中那不勒斯風格黑手黨)而聞名。

他的父親 Gaetano 是一位騎馬人,而李寶利於 7 歲時就開始策騎,到 10 歲時於晨操策騎。他成為了一位成績出眾的見習騎師,連續兩年成為冒起極快的見習騎師冠軍。於 2009 年,他以 21 歲之齡贏得 245 場頭馬,打破了戴圖理之父 Gianfranco Dettori 保持已久的意大利單季 229 場頭馬紀錄。

他一年多後於日本贏得了一級賽高松宮紀念賽,然後往法國長駐。在 2012 年他轉到香港長駐後,雖然萬事起頭難,但他於同年 4 月在女皇盃策騎日本代表「統治地位」(Rulership)贏得了一場至關重要的一級賽冠軍。

長期以來,「統治地位」一直都是李寶利騎師生涯的最頂尖頭馬。而 Journalism 可能將他提升至一個更高境界。

Rulership and Umberto Rispoli
RULERSHIP, UMBERTO RISPOLI / G1 QEII Cup // Sha Tin /// 2012 //// Photo by Kenneth Chan
Journalism and Umberto Rispoli prepare for the Kentucky Derby
JOURNALISM, UMBERTO RISPOLI / Churchill Downs // 2025 /// Photo by Andy Lyons

這匹由麥恪凡(Michael McCarthy)訓練的賽駒是從 2023 年從 Fasig-Tipton Saratoga 拍賣會上以 82.5 萬美元投得,李寶利早在去年夏天就知道這是一匹他想主理的賽駒。

由他策騎 Journalism 的出道戰中,牠獲得季軍。但在下一場賽事中,這匹「機靈駿馬」(Curlin)的子嗣取得首勝,李寶利卻錯過了這個機會。他不得不看著其夢想坐騎於龔贊聯(Ricardo Gonzalez)胯下飛快而出,自己則坐在季軍 Brother Tony 的馬背上。

這是因為 Journalism 的幕後較遲報名之故,而李寶利早已答應為其他賽駒策騎。當他詢問是否可以放棄聘約改騎 Journalism 時, Brother Tony 的馬主們希望繼續策騎,且他們有權保留這樣做。

李寶利表示自己理解他們的立場,但他試圖解釋這匹馬是一匹潛在的一級賽冠軍,他在被拒絕時感到「非常生氣」。生氣在於他的最大機會可能就這樣溜走了。

「我們一早已經知道了,我們在晨操時看到了不同的東西,你明白嗎?」他說道:「有時候你會看到人生中的重要時刻就這樣悄然流過,失去賽駒帥權後可能再也無法再次獲得。」

「但我很幸運能再次為牠主轡。我的意思是,我在夏天時幫牠做了很多準備工作,然後於第一次策騎牠出賽時,幫助牠適應泥頭,我在第一次出賽前策騎牠進行了很多預備工作。然後,已發生的事情就發生了。但已成過去,我們今天狀況良好。」

李寶利再次為其執韁,贏得了二級賽洛斯阿拉米托斯未來錦標(Los Alamitos Futurity)及二級賽聖斐臘錦標(San Felipe Stakes),然後就是聖雅尼塔打吡。最後一場賽參賽馬較少,但最終演變成一場激鬥。

「五匹賽駒的賽事是騎師之間的競爭,總是一團糟。」他說道:「每個人都想讓你貼近欄競跑,讓你無法走出跑道中央。在泥地賽事,你不想的是當賽駒開始進入競賽節奏時停下來。所以一旦你被擋住去路……我在最後 600 米處嚴重受阻,而大多數馬是無法重新起動的,要再次加速總是很困難,但牠做得非常出色。」

「我將他遠離那根欄邊,轉彎時就像碰碰車一樣,但我最終都能夠出來,賽駒也讓這一切變得容易。佳駟就是這樣,牠們跑動去追逐領頭的賽駒並超越牠。」

李寶利希望於聖雅尼塔的碰撞經歷可以為 Journalism 準備好應對肯塔基打吡,與其他 19 駒角逐的艱辛,以及於陌生馬場上面對龐大人群的壓力。正如他所說,其他賽駒也沒有在如此多觀眾面前出戰有 20 匹賽駒上陣的賽事。

「牠是一匹非常聰明、有智慧的賽駒,而牠將首次面對大約 15 萬名觀眾,還有離去沙圈後的聲音和歌聲。我認為,由於他是一匹聰明的賽駒,牠可能可以很好地應對。但同時牠也會因為看到不喜歡的東西而感到不安。但牠現在是一匹高頭大馬:強壯且有力量。」他說道。

「我認為我們將攜帶所有擁有的籌碼前往當地,」他補充說道:「最終我們會盡我們所能跑出最好的比賽。」


距離他那午夜流淚那一刻已快六年,李寶利知道周六將為來他最美好的時刻或是最大的失落。如果他獲勝,將會在《Race for the Crown》的後續季度中成為焦點,講述其 2025 年三冠大賽的旅程:而失敗則意味著他暫時會再次回到配角 ∎

莫瑾賢為《Idol Horse》的首席記者。他於10歲時在英國的County Durham生活時受賽馬運動吸引。他作為賽馬編輯於香港賽馬會任職九年,對香港及日本賽馬甚有認識。他亦曾於杜拜工作並為倫敦新聞機構Racenews 工作數載。他亦曾為Racing Post, ANZ Bloodstock News, International Thorughbred, TDN 及《競馬論》工作。

查看莫瑾賢的所有文章

不要錯過所有的活動

訂閱Idol Horse的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