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永駐」和「浪漫勇士」的維雅德大戰,在經典單打獨鬥之局排名如何?
首先,我們的排名標準是什麼?
我們只看兩匹馬之間的戰鬥,而不是三匹或四匹。每匹馬的戰績和賽事的重要性都在考慮之列,每場戰役的賽前準備也在考慮當中。
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根據兩匹鬥心極強的馬匹之間來回角力的激烈程度,排出單打獨鬥之局的排名。
在現代賽馬有無數類似對決,但以下是我們心目中的首五位。
5. 2003 年鄧格錦標:「和衷共濟」對 「北來風」
首五位中唯一一場在賽前沒有被宣傳為雙雄對決的一場,但這場卻成為了歷史性的賽事。
「北來風」(Northerly)是 2003 年悉尼秋季的焦點馬匹。在該賽季牠第二度揚威覺士盾、第二次勝出木下錦標、更捧走考菲爾德盃和澳洲盃。
然而鄧格錦標賽前的兩個星期,牠在悉尼的前兩場右轉賽事中意外落敗。在一級賽蘭威錦標(2000 米)中敗於「傾國佳麗」(Republic Lass),並在三級賽萬利安盃(2400 米)中負重磅下只跑第六名。當時的騎師佩恩(Patrick Payne) 騎法比平常更保守,結果牠在直路上大部分時間都難以望空。
在澳洲唯一一場 2400 米一級分齡讓磅賽鄧格錦標中,佩恩夥拍「北來風」以 1.45 倍大熱門出戰,牠早段留守前領馬「聖利斯」(St Reims)外側,以免運氣不佳受困。而白德民(Darren Beadman)的長途佳駟「和衷共濟」(Freemason)早段同樣居於外疊,果斷上前取得領先,迫使佩恩策「北來風」上前施壓。
佩恩或許以為兩匹會以較慢的速度前進,但白德民對步速有著超凡判斷力,令步速保持穩定偏快。
非同尋常的是,從 1700 米開始,兩匹馬的距離從未超過一個馬位。至 1000 米時,兩匹馬的距離更不超過一個馬頭位。這是單打獨鬥的縮影。
傳奇走位評述 Ian Craig 在賽事中段戰況激烈時,對這場賽事作出了精闢的總結。他宣稱兩匹馬在 500 米處已劍拔弩張(hammer-and-tong)。
「北來風」有「Fighting Tiger」之前,但「和衷共濟」的表現令前駒黯然失色。
4. 1996 年阪神大賞典:「成田拜仁」對「重砲」
通常二級賽阪神大賞典(3000 米)只是一級賽春季天皇賞(3200 米)的前哨戰。但在 1996 年,這場賽事代表了兩匹日本年度代表馬之間的殊死一戰。
「成田拜仁」(Narita Brian)曾在 1994 年贏得日本三冠和有馬紀念賽,並榮膺 1994 年度代表馬。牠在四歲時重返賽場,贏得阪神大賞典,但在其他三場賽事中均未能上名。
在牠缺陣期間,「重砲」(Mayano Top Gun)成為另一匹矚目長途馬。1995 年,牠繼 「成田拜仁」之後成為菊花賞和有馬紀念賽雙料冠軍。而「成田拜仁」在當屆有馬紀念賽跑獲第四名。「重砲」其後順理成章成為 1995 年度代表馬。
賽前大家都在關注這兩匹星級賽駒。「重砲」以 2 倍大熱門出戰,「成田拜仁」則以 2.1 倍緊隨其後。
很少有一場賽事能與預測接近,但這次確實是。賽事早段,田原成貴(Seiki Tabara)將「重砲」置於第五位,而武豐(Yutaka Take)和「成田拜仁」則居於一個馬位後。在緩慢的步速中,田原成貴讓「重砲」逐漸上前,並讓牠在 800 米時取得領先。在 600 米處,武豐把亦將「成田拜仁」帶到「重砲」外側,此時戰爭開始了。
在轉彎時,「成田拜仁」以些微優勢佔先,武豐較為忙於追趕,而田原成貴則比較從容。兩匹賽駒在轉彎時,田原成貴開始催策,而「重砲」亦交出良好反應,甚至在200米一度取得領先。「重砲」看來很有可能將「成田拜仁」擊敗,但在這場宿命之戰中,「成田拜仁」突破極限,再次向年輕的對手發起挑戰。
距離終點線大概只有五步之遙,「重砲」以馬頭位佔先,看來手握足夠的優勢。但「成田拜仁」不屈不撓的意志,和武豐精湛的騎術足以讓牠在终點線上以馬頭位險勝。
3. 2025 年沙特盃:「青春永駐」對「浪漫勇士」
這場並不像榜上其他賽事以短距離決勝,但這卻是一場令人回味無窮的單打獨鬥大戰。
這場對決單論紙上賽績已足於引人入勝:全球史上獎金最高的賽駒「浪漫勇士」,也可以說是最強草地馬,而牠對陣的「青春永駐」(Forever Young)則可以說是全球頂尖泥地佳駟。
「浪漫勇士」排 3 檔內檔起步,而「青春永駐」在 14 檔大外檔出閘。看來短兵相接之勢會在賽事後段出現。然而坂井瑠星(Ryusei Sakai)卻有其他想法,他早段催策「青春永駐」,並在 100 米處時已取得領先,佔先「浪漫勇士」。
在轉入第一個彎時,「浪漫勇士」一直緊隨「青春永駐」,其後麥道朗(James McDonald)作出備受討論的舉動,將這匹香港馬王移至外疊,並盡早起動。
「青春永駐」看起來勝望渺茫,如果是其他馬匹,反先的機會微乎其微。但「青春永駐」並非泛泛之輩。
牠鬥心頑強、級數十足、耐力充沛,在這場全球最高獎金賽事中,牠追趕著同樣來自亞洲的對手。最後驚險奪冠,場面動魄驚心。
2. 1989 年必利是錦標:「週日寧靜」對 Easy Goer
「週日寧靜」(Sunday Silence)與「Easy Goer」之間長達一年的鬥爭,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雖然育馬者盃經典大賽常被美國馬迷稱為世紀之戰,但兩匹馬之間的對決,仍數必利是錦標。
這是東西岸的經典對決。兩匹馬在肯塔基打吡中首次相遇,Easy Goer 是該場賽事的大熱門。牠被 5 倍次熱門「週日寧靜」以兩個半馬位擊敗,但牠的成功要歸功於丘吉爾園(Churchill Downs)的濕慢場地。
當兩駒再次在賓利高(Pimlico)的必利是錦標碰頭時場地偏快,Easy Goer 再次以 1.6 倍大熱門出戰。而「週日寧靜」則是 3 倍次熱門。
在早期階段,華倫素拿(Pat Valenzuela)策「週日寧靜」居於二疊第三位。而 Pat Day 的坐騎 Easy Goer 則緊隨其後。在接近半哩時,局勢發生變化。「週日寧靜」開始向前邁進。Pat Day 試圖攻其不備,讓 Easy Goer 大步前進,向前領馬 Houston 施壓,逼使華倫素拿只能控制「週日寧靜」的走勢。
Pat Day 這戰術似乎非常聰明,但他後來卻選擇將坐騎稍留,放棄了這個優勢。「週日寧靜」在他外側蓄勢待發。這意味著當牠們經過彎角時,兩匹馬已各不相讓。
接下來就是一場精彩的拉鋸戰。Easy Goer 在距離終點約200米時,仍領先大概一個馬頭位,而且在衝線時也看似步步領先,但在關鍵時刻,「週日寧靜」以馬鼻位險勝。
後來 Easy Goer 以 8 個馬位大勝貝蒙錦標,粉碎「週日寧靜」的三冠夢,而牠們在育馬者盃經典大賽的最後一戰中,「週日寧靜」再次以短距離勝出。
1. 1986 年覺士盾:Bonecrusher 對 Our Waverley Star
在澳洲或紐西蘭,如果你問任何一位馬迷哪一場賽事被稱為世紀之戰,答案幾乎都是 1986 年覺士盾。
Bonecrusher於1985-86 馬季橫掃澳紐兩地三歲賽事。Waverley Star 在澳洲出賽時以「Our」作為前綴,在紐西蘭各級賽事中急速冒起。
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準備就緒,然而這場大戰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澳洲史上最優秀的旁述 Bill Collins 轟動全場的演繹,為這場大戰畫龍點睛。
Our Waverley Star 在滿利谷狹窄的賽道上,首 1000 米居於外疊競跑,而 Bonecrusher 則處於馬群中,這對於一匹體型龐大的馬匹並不理想。
在接近 800 米的轉彎處,騎師 Gary Stewart 將 Bonecrusher 從原來的位置移出,讓牠繞過馬群上前。Our Waverley Star 全程望空,鞍上人蘇利雲(Lance O’Sullivan)察覺到 Bonecrusher 開始上前,決定讓坐騎與 Bonecrusher 一同上前,在賽場上掀起戰幔。
兩匹馬早早透出,Bill Collins 不禁問: 「牠們是不是太早起動了?」
起初 Our Waverley Star 即使全程望空,但似乎比對手走勢更佳。在兩匹馬並駕齊驅約 200 米後,Bonecrusher 似乎已經落後半個馬位,Gary Stewart 決定以車輪鞭催策。
但在 Gary Stewart 的大力催策下,Bonecrusher 交出良好反應,在直路上與對手纏鬥並一度領先。此時輪到蘇利雲忙於揮鞭,他的坐騎在直路中段再次取得半個馬位領先優勢。
在觀眾的助威聲中,Our Waverley Star 在最後 50 米處維持優勢,看似勝券在握。不過 Bonecrusher 仍然找到致勝之道。
牠果然做到了。Bonecrusher 在距離終點線還有一步時率先衝線,以 Collins 的話來說,「牠跑出了馬壇的不朽傳奇」(raced into equine immortality)。最終的勝負差距只是馬頸位,反映了這場史詩般的對決,而此對決仍是有史以來的偉大賽事之一。
榮譽獎
1938 年百里高特別獎: Seabiscuit 對 War Admiral
1938 年 Seabiscuit 對戰 War Admiral 的 百里高特別獎是電台廣播時代最著名的體育賽事。這場賽事甚至被傳送至白宮,讓羅斯福總統能夠追蹤這兩匹巨星的每一步動態。
1975 英皇錦標: Grundy 對 Bustino
在皇家雅士谷的主題賽事中上演了一場扣人心弦的大戰。它差一點就能打進此排行榜的前五位。三歲打吡冠軍 Grundy 在拉鋸戰中擊敗了聖烈治冠軍四歲馬 Bustino,千古傳頌。
2000 年香港一哩錦標:「日平線」對「靚蝦王」
儘管沙田馬場的觀眾為 「靚蝦王 」吶喊助威,但世界級雌馬「日平線」(Sunline)在 David Raphael 力竭聲嘶的旁述下,僅僅擊敗香港一代傳奇賽駒。
2001 愛爾蘭冠軍錦標:「奇異光芒」對「天文學家」
三十年來,國際馬壇一直是高多芬與古摩亞之間的鬥爭。當高多芬的五歲馬「奇異光芒」( Fantastic Light)能夠力壓古摩亞的三歲良駒「天文學家」(Galileo),為六星期前在英皇佐治五世錦標中的敗仗報一箭之仇,完全能夠反映兩個集團之間的鬥爭。這亦是「天文學家」首次吞敗。
2014 香港打吡大賽:「威爾頓」對「步步友」
由於「信利多」在直路亦加入戰團,這場賽事該歸類為三馬大戰。但這場賽事的主角是兩匹在四歲系列賽事中叱吒風雲的頂級佳駟。這是一場壯觀的戰役,而牠們各自在未來數年的輝煌服役生涯,亦為這場戰役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