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向對手詢問告東尼的騎術時,「天賦異稟」(God-given talent)一詞經常出現。若果說這位傳奇人物在騎師生涯和成為練馬師之前曾向上天祈求,或許不足為奇。
「我的家人都是天主教徒,我媽媽常說:『向上帝祈求,你就會得到恩賜』,所以我祈求成為冠軍見習騎師,我成功了;我祈求成為冠軍騎師,我也成功了;我祈求能在歐洲和大型賽事中策騎頂級良駒,我成功了;我祈求成為冠軍練馬師,我也做到了;我祈求取得勝利,而勝利一路伴隨著我。」他說。
今天香港天氣極佳,藍天白雲。於 4K 高畫質底下,山巒一覽無遺。告東尼坐在廂房中俯瞰沙田馬場,在今天這樣的天氣下,遠方也盡收眼簾。他眺望著屢獲勝利的馬場,以及九龍和香港島以外的香港另一大地標──獅子山。
2024 年 12 月 11 日,是告東尼在香港跑馬地馬場贏得首場賽事的 50 周年紀念日,當時他還是一名 17 歲的見習騎師。他夥拍西伯利亞練馬師蘇芬諾夫(George Sofronoff) 麾下一匹名為「錦雲」(Cirrus)的賽駒,在一場 1400 米的第六班讓賽中勇往直前,奮力馳騁。告東尼騎著「錦雲」在已停用的跑馬地沙地跑道,以六個馬位大勝。
他對當晚賽事的回憶,就像他於香港賽馬史上獨一無二的職業生涯的所有回憶一樣,清晰非常。
「當時下著雨,天氣冷得要命,接近攝氏零度。」告東尼說。「每個人都在找手套保暖。我直接赤手上陣,結果沒有人追得上我。我只知道最好的位置是在馬群前方,你必須這樣。出閘必須迅速,順勢領先,就沒有人能追得上。我記得我在最後 100 米處跌下馬鞭,我向董事報告了。」
跑馬地的沙地賽道不僅因為狹窄(跑道全長只有 1,280 米)而有利於前領馬,還因為沙地表面呈顆粒狀,馬匹跑動時會將沙粒打到前領馬後方馬匹或騎師的臉上。
告東尼說:「那是海灘沙,裡面有珊瑚和碎石。他們沒有好好過濾。這會割傷和刺痛你的臉。我告訴你,那跑道必須走在前面。否則在兩步之內,你的護目鏡就會模糊不清。你大概需要三、四副護目鏡 – 當其中一副被泥石擋住時,你就要把它拉下來,直到你看不清再換下一副,那種感覺就像一桶水直接淋在你臉上。」
告東尼在賽日第六場也是最後一場賽事中勝出,這不僅被紀錄於董事報告上,更成為頭條新聞。身為深受歡迎的資深騎師告魯士(Johnny Cruz)之子,這位年輕超新星是賽馬會新成立的見習騎師學校首批取錄學員之一,他從一開始就成為焦點。《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賽馬編輯Robin Parke在一篇文章中以這位年輕人的處子勝利作為報導的標題:「年輕人搶盡風頭」(“Young ‘uns steal the limelight”),因同門見習騎師羅國洲也在該賽日中贏得一場頭馬。
「取得第一場勝利之後,我對自己感到非常滿意,我覺得我要以此為終生職業。」告東尼滿腔熱情地說,讓人覺得那場沙地上的六班賽彷彿就發生在上星期。「賽後我在想,我會贏得很多賽事,好像這就是我的使命。我發現這就是我的事業,我非常享受。我喜歡它,我要不停繼續奮鬥,我要成為冠軍。」
那個賽季結束時,香港賽馬界顯然有一顆新星橫空出世。Jim McGrath 在《南華早報》的報道中談到告東尼 在 5 月 26 日煞科日豪取三捷時說:「告東尼以瀟灑及睿智的騎功取得了三場頭馬,令一些經驗比他更豐富的騎師汗顏。」
人們對告東尼在香港策騎最常見的印象,是他常無畏地取得領先。這是事實,他對步速有一流掌控,擁有出色的雙手,對步速的判斷力非凡,但他的優點絕非單一。
告東尼表示,他對前領的偏好純粹因為實用,不只是在沙地為了避免可怕的泥頭。當他在 1978 年首次成為冠軍時,外來力量有時會密謀控制賽事,並經常想要擊敗熱門馬的時代,讓馬匹走在前面是最安全的做法。
但告東尼的騎功實在出色,他能讓馬匹在取得領先後節省體力,而其他騎師卻做不到。
「我曾在新加坡策騎,記得在那裡和一位練馬師握手。他問:『你的手怎麼這麼光滑?』光滑?我一開始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但通常這些騎師手上都有很多繭,皮膚很厚。但我沒有,因為我沒有和坐騎角力。我只是對他說:『也許我的手部皮膚很好。』」告東尼回憶說。
告東尼的騎師生涯至今仍沒有任何香港人可以媲美。他是最成功的「土生土長明星」,出自第一屆見習騎師學校的見習學員。
在香港,他贏得 946 場頭馬,而當時的賽季遠遠短於今天的 88 個馬拉松式賽季。在他的宿敵摩加利(Gary Moore) 贏得七次冠軍騎師的年代,他贏得六次。告東尼亦曾與夥拍香港一代名駒「同德」(Co-Tack),他曾策騎「同德」贏得香港打吡大賽及多場重要勝利,當中「同德」曾多次負極重磅上陣。
在歐洲,告東尼的成就令香港賽馬於海外嶄露頭角。他在法國、英國和愛爾蘭贏得數場重要的一級賽,並為全球上富甲一方的馬主策騎,亦為兩屆冠軍錦標得主「三連圖」(Triptych)執韁。
告東尼過去五十年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是成為冠軍練馬師的人生第二幕。這與他難以置信的騎師生涯一樣極具影響力。
告東尼從 1997 年開始練馬,並在兩年內贏得冠軍練馬師殊榮。其後於 2004-05 年以當時創紀錄的 91 場頭馬再創佳績。
「我認為成為冠軍練馬師比成為冠軍騎師難。」當被要求比較他的「兩份職業」時,告東尼毫不猶豫地回答。「身為練馬師,馬房的馬匹數量有限,再加上香港的制度。馬匹的評分不斷上升,要接連取得頭馬是很難的。」
但這些限制並沒有使告東尼停步,他訓練出一眾頂級良駒。從「精英大師」到「牛精福星」、「加州萬里」、「將男」、「幸福指數」、「巴基之星」、「時時精綵」、「馬克羅斯」和「加州星球」。
就如告東尼在 2024 年 4 月取得出第 1500 場頭馬時一樣,他對八個月後的 50 年里程碑也沒有太大感觸。
「很明顯,無論你是騎師還是練馬師,目標就是盡可能贏得更多賽事。所以即使我勝出 1,500 場賽事,我也不會去想最後那場勝利,你只想贏得更多。」他說。
根據現時賽馬會的規定,告東尼可以繼續練馬至 75 歲,那麼作為騎師和練馬師,他已經贏得了香港所有重要賽事。他現在心中祈求的是什麼?
告東尼說:「一直取得大賽勝利。這就是我的職業,就是要在賽事中獲勝。跟我當騎師的時候一樣。成為練馬師的生活也是一樣。千方百計讓馬健康快樂,遠離傷患,贏盡所有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