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Aa Aa

【傷患纍纍】何澤堯骨裂事小 腦部受損事大

頂級騎師何澤堯、潘頓、木村和士及沈拿談及因傷而可能無法再次胯上馬背的挑戰。

【傷患纍纍】何澤堯骨裂事小 腦部受損事大

頂級騎師何澤堯、潘頓、木村和士及沈拿談及因傷而可能無法再次胯上馬背的挑戰。

何澤堯在跑步機上鍛鍊雙腿及肺部,踏上艱難的康復之路時,他向《Idol Horse》表示:「情況時好時壞。」腦部受傷加上頸部骨裂使他明白,要重返賽場的歷程將會漫長且艱辛。

「我甚麼時候能復出仍然未明,因為需要讓所有症狀消退才可。」他說道:「我仍不知道。」 

何澤堯對於他目前的傷情抱持「需要時間」的態度,這不僅讓他感到陌生,事實上對所有其他騎師來說也是如此。一般的想法是「我何時能重回馬背?」 

但他所經歷的症狀絕不可輕視:傷患源自於猛烈撞擊的症狀,造成腦部瘀傷及腦出血,除了頸部的三處骨裂外,還會「經常感到頭暈」,以及「頭痛」和「對聲音及光線敏感」,這意味著他需避免觀看螢幕或收聽電台節目。 

同樣在香港,騎師潘頓剛剛在仁安醫院取出了自 2 月 9 日(與何澤堯同日但不同賽事中發生的墮馬意外)以來一直困擾他腳趾的釘子。而遠在加州的木村和士則在接受了八星期的治療和復康運動後準備回歸。在中東卡塔爾長駐的騎師沈拿依然感到疼痛,因為墮馬導致其四條肋骨和肩胛骨骨折,同時亦有氣胸的情況。 

沈拿說道:「這就是賽馬。」木村和士的座右銘是「萬事皆有因」。 何澤堯的心態是「你必須保持積極正面的心態」。這些都是重要話語,但這些話無法完全掩蓋賽馬運動本身的危險。 

潘頓、何澤堯、木村和士和沈拿是全球目前多不勝數的受傷騎師之一。他們如何康復、加速康復的速度,以及他們在休息期間可以做的事情,取決其傷患的類型及其限制,以及他們生活的狀況。 

Jockey Vincent Ho at Goodwood
VINCENT HO / Goodwood // July 30, 2024 /// Photo by Alan Crowhurst

現年 34 歲的何澤堯,因策騎退役香港馬王「金鎗六十」(Golden Sixty)而為人熟知。自從他於沙田的賽事墮馬後一直專注復康。他對於這種情況並不陌生,這是他在 18 個月內第三度長期缺陣,第一次的嚴重墮馬意外是 2023 年 7 月 29 日於新潟的一場賽事;第二次是於 2024 年 1 月 24 日的沙田賽事;這些墮馬意外伴隨脊椎骨裂,加上氣胸及手指骨折。

這次傷患的嚴重程度使得他非常小心日常的物理治療和運動量。他擁有一個強大的團隊支持他,包括一位私人教練、一位必不可少的運動心理學家以及一支位於瑞士日內瓦達奧運標準的運動醫學團隊,這支團隊是他在日本墮馬後便開始與他在遠方聯繫。 

「他們有專業的運動醫生、物理治療師、運動心理學家及營養師……他們在我住院的第六天就已經透過通信軟件 Zoom 和我聯繫。」他憶述在日本墮馬後的情況。 

首四天他們未能從何澤堯身上得到任何資訊,何澤堯完全不在狀態。

「住院的前四天,我幾乎甚麼都記不住,然後記憶才開始逐漸恢復。我不知道墮馬意外發生後四天發生的事情。」他透露道。 

「我在醫院每天有兩次物理治療,主要是釋放壓力,我感到痛楚。然後做一些以彈力帶的輕量運動。我對時間完全沒有概念,因為腦部受傷使我總是感到疲倦,所以我經常小睡。起來後就吃點東西、喝水和做物理治療,然後再繼續小睡。這就是我的復康流程。」

以專業騎師的思維,他重申三處脊椎骨裂「並不算甚麼大事」,真正影響他的問題是腦部的傷患,這使他至少無法上陣四個月,但這方面也尚未確定。

「前幾天我測試了一下我的最高心率,感覺不太好。所以我把心率保持在那個數值以下 10 下做訓練,然後訓練時間比正常稍長。所以我會延長有氧運動的時間,之後再做一些阻力訓練。」他說道。

「對於骨裂或骨折,大部分情況下你會在六至八星期內可以癒合。但腦部傷患需時更長,尤其是因為我於去年 12 月中又墮馬,那時候賽駒受傷了,亦因此我出現輕微腦震盪。」

那次墮馬是去年 12 月 18 日。其後的 12 月 30 日,香港賽馬會的首席醫療主任正式批准他於 1 月 1 日再次上陣。

「短時間內出現兩次腦震盪並不理想。」他繼續說道:「現在我必須小心,等待通過適當的測試以確保我可以順利復出。」

「我會前往瑞士做那些(復出的)測試,測試會在我感覺好一些的時候進行。他們指導我一些復康方向,所以我會和我的教練開會討論我可以做甚麼訓練,心率的限制是甚麼,然後再幫助我的腦部康復,甚至做一些腦部的運動、進行記憶遊戲等等。」

他指出他發現自己性情有變,家人也有注意到。同時他補充說感激家人如此支持他。在開車等事情上,喜愛跑車如他目前還不能可以這樣做。

「我正在重新鍛鍊我的心神(來應對這一切),儘管我之前有過墮馬的經驗,但這次並不好。這次的大多數時候是進步是一小步向前卻有機會兩小步退步,每天症狀都有些不同。」

潘頓、木村和士及沈拿的情況並不如何澤堯那麼嚴峻。他們的傷勢大多是骨折,正如何澤堯所說:「如果只是骨折的話,我還是可以繼續策騎。我雖然疼痛,但我知道它們會穩定康復的。」

現年39歲的沈拿於墮馬五天後接受《Idol Horse》訪問,他已經急不及待活動了,但他斷裂的肋骨限制了他的行動。

「我現在仍然感到肋骨的疼痛,所以每六小時就要服用一次止痛藥。實際上,我今天想去踏單車。」他說道,並談及要前往位於卡塔爾的奧運單車場,場地為直路,重要的是沒有凹凸不平的地方,十分光滑。

Alberto Sanna and Douglas Whyte celebrate a Sha Tin win
ALBERTO SANNA, DOUGLAS WHYTE / Sha Tin // 2019 /// Photo by Lo Chun Kit

當沈拿墮馬時,他最近才一完成一天六勝,是卡塔爾的榜首騎師。他近五年來都沒有嚴重受傷,最近一次受傷是在香港策騎時,他踏單車時弄傷臀部,然後又回到賽事中觸傷腳踝。他快速克服這兩次傷勢並復出。雖然他急於回到最佳狀態,繼續他在阿拉伯半島的成功馬季,但他不會像以前那樣拼命。

「醫療報告說我的肋骨和其他傷勢需要休養兩星期。齋戒月之後馬季會有 10 到 12 日休賽期。這很好,我很快就能復出並開始回到最佳狀態,因為我之前的狀態絕佳。」

「我沒有需要掙扎地造磅,沒有需要在香港時那樣過度訓練,皆因我在香港我汲取了很多教訓,並會從錯誤中學習。」

木村和士也意識到要在迅速回歸賽事和徹底修復他的脛骨和腓骨骨折傷患之間,兩者必需保持平衡。意外發生在 1 月 16 日,當一匹初出賽駒在聖雅尼塔的閘門上翻倒時發生的。他的腳踝被「卡在賽駒的臀部和後方閘門之間」,當他把腳放在地上時感到「一種不同的刺痛」。

是次傷患是這位 25 歲騎師自騎師生涯起步以來的第一次嚴重受傷。他本以為自己能在下個週末復出,但疼痛未有減輕,醫院檢查和 X 光顯示其損傷情況。

「他們說如果不施手術的話,康復起來會需要一段時間。所以現在至少有了螺絲及鋼板,我這個年紀,癒合會更快,康復也會迅速。」木村和士說道。

「我從來沒有接受過手術。坦白說,那個時候我並不開心,因為在過去的七八年中,我從未停下來這麼長的時間。然後我接受了手術,看到了腳踝的傷疤,我想這會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癒合。」

他試過多種不同的治療方法來加快癒合的過程,如他感覺良好,就會於 3 月 21 日復出上陣。

「我研究了不同的復康方法,購買了光療法設備的床墊,還用了生物電磁能量調理儀(BEMER)來促進肌肉治療。我還有一位前跳欄騎師的朋友,他現在在做幹細胞相關的工作,所以我前往哥斯達黎加接受了幹細胞治療。」他說道。

「這可以促進癒合,讓癒合速度更快。我感覺好多了,但我同時嘗試了很多不同方法。說實話,我不確定哪些方法是有效的,」他輕笑道:「我只是保持各項治療同時進行,而我的癒合速度很快,肌肉和骨骼恢復得很好。也許是幹細胞治療,也可能是生物電磁能量調理儀,或者是光療法,又或者我的醫生真的很厲害,我不知道。」

木村和士選擇回到加拿大「清理」他在當地的物業,那是他作為活拜冠軍騎師時的時光,然後經過肯塔基返到加州。他意識到自己在這段時間內有如休業,並努力保持了解馬場上發生的事,但他仍無法觀看直播賽事,

「一開始我只是想找點事情做,因為實在是百無聊賴。我需要想出除了活動身體之外想做的事。」他說道。

「我覺得如果我一直觀看現場賽事直播會更沮喪。我在電視上看賽事會感到很尷尬,我只想跨上馬背作賽。我不能上陣是因為受傷,但跟隨現場直播我仍然會感到沮喪。最後,我只會查看比賽重播,了解發生了甚麼事。」

「我知道自己原本應該會策騎哪些賽駒,所以要觀看起來會很難過。我當然為馬匹表現良好感到高興,但我也知道自己失去了頭馬。」

而且他知道每缺席一星期,他參加肯塔基打吡的機會就會少一次。

Kazushi Kimura rides in Kentucky Derby
T O PASSWORD, KAZUSHI KIMURA / G1 Kentucky Derby // Churchill Downs /// 2024 //// Photo by Michael Reaves

潘頓離開賽場的時間並未影響他於香港騎師的榜首地位,他以 40 場頭馬優勢領先第二名的布文,期待著第八個冠軍頭銜。與木村和士一樣,他也不會觀看現場直播賽事。

「我做了很多其他事情,然後再回看賽事重播。」這位 42 歲的騎師道:「我認為在星期日,最糟糕的就是從一點到六點就坐在那裡觀看每一場賽事。這對我來說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我本可以花這些時間與孩子們一起做其他事。」

他已經成為陪伴兩個孩子上學的常客,並經常在他們的運動會中出現。即使雪靴和拐杖對他的活動有所阻礙,但他會抽出時間出席午餐和晚餐,還參加了在粉嶺舉行的 LIV 高爾夫比賽。他表示自己還能在辦公室做一些工作,感到比以往更忙碌。

潘頓最關心的是手術後的感染問題,因此他並沒有像其他香港騎師般短程旅行。

「我需要保持患處潔淨。」潘頓說道:「洗澡時,我必須在患處周圍包上膠袋,還得把一些紙巾塞進去,然後以如潛水衣材料的東西把它包起來。因為我不能讓周圍的區域受感染,並需保持乾爽。我不想搭飛機去旅行,這些會涉及不同濕度的事。」

「在我心目中,香港可讓我腳踏實地接受治療。這裡讓我可以透過做物理治療、去健身房、繼續鍛鍊來填補時間。你不希望你的肌肉萎縮或鍛鍊白費,因為若你要重回馬背的時候,你甚麼都沒做的話,你會因此而受苦。」

與此同時,何澤堯每一天都圍繞著復康及物理治療,但休息也是必需的。他已經忍受了很多痛苦,這是精英運動員在嚴重受傷後必須經歷的,以便使他的身心可以達到再次回到馬背所需的健康和體能水平。

「目前的復康運動比我在整個馬季中進行的訓練還要艱難,因為心理要進入正確的狀態是很難的。」何澤堯說道。

「這肯定會很艱難。」他補充道:「有些傷勢你可以稍微急著復出,但不幸的是這次不行。我們需要確保完全康復才行,不能急於復出。」 ∎

莫瑾賢為《Idol Horse》的首席記者。他於10歲時在英國的County Durham生活時受賽馬運動吸引。他作為賽馬編輯於香港賽馬會任職九年,對香港及日本賽馬甚有認識。他亦曾於杜拜工作並為倫敦新聞機構Racenews 工作數載。他亦曾為Racing Post, ANZ Bloodstock News, International Thorughbred, TDN 及《競馬論》工作。

查看莫瑾賢的所有文章

不要錯過所有的活動

訂閱Idol Horse的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