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Aa Aa

香港騎師可以預期下個馬季的工作量會稍微減輕,全因馬會高層聽取了他們的擔憂,並部分解決他們因最近幾季試閘劇加所增加的工作量。然而,騎師們將不會因參與試閘而獲得報酬。

在7月11日於沙田舉行例行閉門「騎師會議」上,要求變革的主要人物是眾多騎師中最資深的,香港八屆冠軍騎師潘頓(Zac Purton)。他與其他騎師認為,除了完整 88 個賽馬日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試閘讓「龐大的工作量」加劇了騎師及馬匹負擔。

根據香港賽事數據專家 Sohil Patel 向《Idol Horse》提供的數據顯示,與過去 15 個馬季比較,試閘數目增加了 133 %,而每馬季的參賽馬匹總數僅增加了 9 %。

「我們向馬會提出了一些關於現時過多試閘的擔憂,這些試閘加上晨操及賽日,正讓騎師和馬匹承受更大的工作量。」潘頓向《Idol Horse》說道:「增加的工作量可引發了一些增加作為騎師和馬匹風險因素的擔憂,進而勾起了一個問題,就是是否應探討讓參與試閘的騎師而獲得報酬?」

「馬會聽取了我們的意見,他們向我們表示會減少於從化試閘的數目,這是一個正面的做法。」

在騎師會議上,馬會高層向我們展示了來自馬會內部的數據,顯示三個馬場,分別是香港的沙田和跑馬地,以及位於廣東的從化訓練中心,試閘數目有上升的趨勢。據一位消息人士稱,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間馬匹操練時間表沒有變化,但整體賽試閘數目則增加了。

馬會賽馬事務執行總監夏定安(Andrew Harding)向《Idol Horse》確認,下個馬季將會減少從化試閘的日數,以「減少騎師來往從化的頻率。」《Idol Horse》估計,減少幅度大約比目前的 48 天少 10 天。

「我們正減少從化馬場的試閘日數,」夏定安說道:「當初設立從化訓練中心時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讓那裡的馬口比例逐步增加。這有助沙田馬房的翻新工作。現時大約三分之一的馬口居於從化。因此,在那裡試閘的馬匹數量自然便增加了。」

減少從化試閘數目對於大部分外籍騎師影響不大,因為他們已有相對穩定的支持,已經能夠不用經常前往從化。但從化試閘會幫助幾位新興以及中下游騎師,他們經常透過前往從化以建立或維持支持。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騎師說道:「當你看到有人為賽事造磅,他們的身體於賽後一日仍未完全恢復,但仍然需要在晨操中策騎六至七匹馬,或許還有五匹賽駒出試試閘,再加上從化那邊,一星期內可能每天都有試閘或賽事。這就是為甚麼有些人感到壓力大。這個問題不容易解決,但這是需要關注的,而馬會開始這樣做是好的。」

同時,馬會已正在解決騎師對馬匹健康的部分擔憂,據《Idol Horse》了解,他們正努力建立一個監測馬匹運動量的系統,追蹤每匹馬的運動量。馬會獸醫與墨爾本大學專家之間的一項合作可以產生數據,馬會高層希望藉此能確立馬匹最適合的運動量。

夏定安被問及時說道,馬會未有擔憂現時的訓練時間表會為馬匹帶來壓力。

這也是潘頓及其他騎師近來關注的一個範疇。許多騎師向《Idol Horse》表示,馬匹「試閘過多」及「於馬季後半段感到疲憊」。 騎師們擔心的是,疲憊的馬匹加上身心俱疲的騎師,可能成為災難發生的方程式。

2010-11 馬季參賽馬匹數目為 1,316 匹,經歷了一些高山低谷後,於 2024-25 賽季增至1,439匹。馬匹每個馬季的試閘次數與出賽數相同,甚至更多,實在並不罕見。

Idol Horse》的數據來源顯示,2010-11 馬季(於 2010 年 8 月 20 日至 2011 年 7 月 5 日),沙田和跑馬地合計舉行了 391 場試閘。在 2024-25 馬季期間(數據取自 2024 年 8 月 15 日至 2025 年 6 月 23 日),試閘次數達到 910 次,並且仍在增加,涵蓋了於跑馬地、沙田及 2018/19 馬季啟用的從化試閘。

自從化啟用以來,試閘數字顯著上升。從 2010-11 馬季到從化展開試閘的馬季,試閘總次數增加了 32 %,而自從化啟用後六個馬季,一共增加 76 %。

從化啟用第一個馬季有 132 課試閘,現在看來數目很小。2024-25 馬季,從化舉辦了超過 450 場試閘,增幅高達 240 %。值得注意的是,長駐從化的騎馬人分擔了騎師及見習騎師的負擔。

「試閘明顯是很重要的,這是這裡賽馬系統的一部分。當你策騎賽駒出戰出道戰時,試閘對此非常有幫助。但現在的平衡已經打破,實在是試閘太多了。」另一位騎師說道。

馬會安排試閘作為練馬師為賽駒備戰的手段;包括對於那些於正式賽事表現不佳而被董事關注的馬匹,還有那些新加入香港賽事系統的馬匹,都必須於試閘表現達到董事滿意,才能參與正式賽事。

四屆冠軍練馬師方嘉柏(Caspar Fownes)說道:「對大多數練馬師來說,這是一種維持體能的工具。這是為了讓他們看看旗下馬匹與其他馬匹比較下的狀態,看看牠們在面對不同質素賽駒時的表現、不同年齡的馬匹、不同的場地上、直路上及轉彎時的表現,以及牠們如何應對 1050 米、1200 米及 1600 米等路程。練馬師安排試閘的原因有很多。」

馬會為試閘提供規則讓此能夠舉行,而練馬師則通過報名讓他們的賽駒參加試閘。每一天試閘數目,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練馬師報名時的馬匹數量。

然而,騎師關注在於他們所認為的,正增加的風險因素。每位騎師都表示,試閘是以正式賽事的速度進行。

一位騎師評論道:「無論是從閘門跳出還是漫步到起跑點,僅僅是更頻繁地處於這種情況,就會增加意外發生的機會。」

這個馬季曾於一個賽馬日內發生了兩次嚴重的墮馬意外。於 2 月 9 日當天,沙田馬場有四位騎師墮馬負傷,一匹賽駒死亡。潘頓因此養傷數星期,而何澤堯則於腦部受傷後剛剛重返晨操策騎。

香港的試閘也會出現墮馬意外及賽駒受傷。白德民(Darren Beadman)的騎師生涯就是於 2012 年 2 月的一次沙田試閘中,賽駒於起步時將其拋下致重傷而結束。同年 9 月,楊明綸於試閘墮馬後昏迷不醒,躺在泥地跑道超過五分鐘。巫顯東在 2018 年 3 月的沙田試閘中,因賽駒受傷致墮馬令其臀部嚴重受傷,郭能(Neil Callan)也在同一組試閘中於高速被拋下。嘉里(Luke Currie)在 2022 年 2 月的一次試閘中墮馬令脊椎骨折,還有其他相同性質的事件。

因此,一位騎師於近日的騎師會議中詢問高層,馬會是否考慮在未來向騎師提供參與試閘的報酬。據騎師們所說,有些人贊成,有些人則無動於衷,馬會似乎也冷對這個想法。夏定安也確認這一點。

「有一位騎師問馬會是否曾考慮這個問題,」夏定安說道:「騎師透過參與晨課及試閘所做的貢獻,已經於馬會和香港馬主提供給騎師的各種財務和非財務福利中得到了體現。」

一些馬會高層和一些與《Idol Horse》討論過的練馬師的看法是,騎師們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照顧。馬會為每位騎師簽發牌照,但騎師怎麼經營自己的事業則由他們自己決定。關於試閘,他們的想法認為是取得牌照後,賽馬系統的一部分:如果騎師想要建立自己的地位,他們就需要建立人脈,參與試閘。如果不想參與,那也是他們的選擇。

「不過常常會遇到的是,騎師為一匹馬試閘,但他根本不會於賽事中策騎同駒出戰,」另一位騎師說道:「一些騎師會前往從化參與九至十場試閘,但有時候他們只能於賽日策騎騎一至兩場,因為那些賽駒已經先預約其他騎師了。我們不反對工作,但有些騎師每星期都會為別人試閘,而他們不得不這麼做,因為他們無法拒絕這些工作。他們必須為競爭對手的馬備戰,而且沒有報酬。」

「在那種情況下,你永遠都不能贏馬了。這對騎師來說是一個雙輸局面。你因為已經被預約試閘而最終無法策騎那匹馬上陣。另一方面如果你拒絕試閘,你可能會得罪練馬師,你最後也無法再為他效力。」

但正如夏定安所說,從香港賽馬會的角度來看,香港的騎師已經獲得很好的回報:他們可以選擇住處和座駕,還有家庭醫療保險,每年亦有 15 萬港元的機票津貼,以及數星期的暑假。他們於賽日中還能獲得策騎費,並且能爭取更高額獎金,頭馬獎金的 10 %和上名獎金的 5 %都是騎師的額外獎金。在 2023-24 財政年度,香港賽事平均獎金為約 192 萬港元,而維省則為 35.2 萬港元,新南威爾斯是 70.3 萬港元,英國則為 22.7 萬港元。另外,香港的稅率也較低。

近年馬會還增設了多項福利,包括為騎師提供專用的物理治療師,讓騎師可以約見營養與力量訓練專家何禮樂博士(John O’Reilly)。還有一批心理學家、脊醫、按摩師以及健身教練可供使用。

「在過去五年間,我們於沙田建立了一個卓越中心,中心每天都會開放,內有騎師專用的健身房和與健康醫療專家會診的設施。」夏定安說道。

「騎師中心和卓越中心將於暑期以 2,400 萬元翻新,包括安裝新的冷水浴池、熱水浴池及桑拿房。以及會新增一個煮食處,將提供即叫即煮的食物,取代目前的自助餐。」

曾與《Idol Horse》溝通的練馬師認為,騎師的工作量確實比以前重,但有人認為現在試閘次數過多,也有人認為這是賽事運作必需的。關於騎師是否應該獲得參與試閘的報酬時,各人意見也不一,有的認為應該給予他們報酬,但大多數都質疑資金從何而來,並堅決認為不應讓馬主支付騎師參與試閘的費用。

「必須建立一個對所有人都公平的制度,也要公平對待馬主,」方嘉柏說道:「各人真的應該坐在一起,好好討論怎麼解決問題。我們對馬匹的期望是一致的,也希望這一切能對馬主、騎師都能有所幫助。」

他補充道:「整體而言,當談及賽馬時,我們大家實際上是相當團結的。」 ∎

莫瑾賢為《Idol Horse》的首席記者。他於10歲時在英國的County Durham生活時受賽馬運動吸引。他作為賽馬編輯於香港賽馬會任職九年,對香港及日本賽馬甚有認識。他亦曾於杜拜工作並為倫敦新聞機構Racenews 工作數載。他亦曾為Racing Post, ANZ Bloodstock News, International Thorughbred, TDN 及《競馬論》工作。

查看莫瑾賢的所有文章

不要錯過所有的活動

訂閱Idol Horse的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