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跑馬地地下停車場一排排豪華房車後,這裡有一個地點令香港賽馬會高層深刻感受到,賽馬運動對這座熱愛賽馬的城市有何意義。
逢週三晚,適合觀賞賽事的最佳地點因人而異:可以是人聲鼎沸的啤酒園、從高層看到大廈和竹棚所產生的巨影投到跑道的開放式露台、或是貼緊玻璃窗,冷氣及冰涼飲品充足的包廂。
這些都是絕佳的觀賽位置,但若想獨特感受賽駒的聲音與氛圍,就要到地下 1200 米處正下方的神秘角落。當賽駒呼嘯而過,繞著跑道急轉彎時,這裡讓騎師無時無刻都在保持平衡的邊緣掙扎。
「站在這裡,你能清楚聽到馬蹄聲。」一位賽馬會的高層說道。
前往香港必須要感受這項運動對這片彈丸之地的重要性,這裡一週雙賽及擁有可以尋找下一匹頭馬的吸引力。
跑馬地馬場的看台燈光逐漸亮起,掌管這個充滿活力的賽馬地區近二十年的男人,衣著筆挺地步入馬場範圍,俯瞰這個世界上最獨特的馬場。休閒運動愛好者於馬場中央揮灑汗水,隨著燈光亮起,跑者們準備沿著香港熱門健身路線之一的緩跑。
世界賽馬界具有權勢人物之一應家柏(Winfried Engelbrecht-Bresges),凝望這片「王國」片刻,隨即轉而談起賽馬運動在吸引新一代馬迷的困難。
其中的話題包羅萬有:包括他對平分彩金彩池及全球匯合彩池市場,刺激全球投注的宏大願景、賽馬會涉足 NBA 投注、中國內地賽事即將展開、「嘉應高昇」與他及新南威爾斯賽馬會行政總裁 Peter V’landys 的關係,及澳洲黑體賽爭議。
應家柏手執我們提供的訪問摘要,但他在這一個多小時的訪問中都幾乎沒有看過,滔滔不絕地談及賽馬會要向港府繳納的巨額稅款(301 億港元,約近 38.5 億美元)及慈善捐贈(接近 100 億港元,約 13 億美元)。他對香港的一切瞭如指掌,是個很少只計劃明天、下個月甚至來年的男人。他每次於沙田賽日後還會公開與媒體交流。
「我的策略通常不只看五年,會看十年甚至更長。」應家柏對《Idol Horse》說道:「如果你只是堅持傳統賽馬運動,更甚只專注投注額的話,賽馬是不可能繼續存活下去的。長遠而言,香港賽馬會必須重新定位自己。」
這番話出自掌管全球最以投注為中心的賽馬地區的人,格外耐人尋味。週日隨便於沙田馬場的看台走一趟,這裡有成千上萬的賭客分布在不同專區:數碼專區、貴賓室、餐廳及公眾大堂的座位。馬場禁止兒童入場,且總有下一場賽事舉行的倒數提示。
同日較早時,應家柏與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會面,後者鼓勵馬會加強與其他體育及休閒團體合作,開拓新市場。
「我仍堅信這項運動獨一無二。」應家柏說道:「我們對馬匹的熱愛與當中的競賽精神,是很多運動都沒有的。」
「看見像『嘉應高昇』那樣的賽駒,我稱之為動如詩歌。牠奔馳時的美麗令人讚嘆,這種情感連結如果不專注培養,是無法創造的。」
「我認為賽馬運動於講述故事上處理得不好。賽馬運動中有一大堆深入的資訊,但怎麼才可講述故事呢?看看一級賽方程式或 NBA,他們都懂得說好故事及引發大眾興趣,讓人想深入了解這些運動。」

應家柏想讓大家知道他重塑全球投注活動的構想,讓美國或法國的投注人士能和香港、澳洲及紐西蘭的投注人士同分同一個彩池。全球匯合彩池概念已運作超過五年,並將繼續擴展。
世界各地的投注體系已承受巨大壓力:英國方面因政府擬提高賽馬博彩稅率而出現罷賽抗議;澳洲網上博彩公司則受各州政府和賽馬監管機構的重稅影響而只能苦撐。澳洲平分彩金彩池投注額連年下滑,國內各州甚至彩池都不會合併,更別說跨國合併彩池。
「我希望業界能打造一個能展現世界級大賽的新投注產品,顯著流通以重振馬壇。」應家柏說道:「因為這個行業現在已達崩潰邊緣。」
應家柏已與博彩公司 Tabcorp 商討如何將澳洲國內彩池合併,並提及當全球匯合彩池賽日數目增加時,設立中央指揮中心負責相關技術支援。香港賽馬會成功促使港府准許將海外賽事轉播賽日數目增至 53 日,另加 43 場單獨賽事。
越來越多海外賽事納入全球匯合彩池旗下。這項彩池由香港賽馬會主理,將全球投注人士的投注合併到同一個彩池中。
不過亦有聲音批評全球匯合彩池,指彩池回報與他們所在地區的固定賠率相比會遞減,大額投注人士會因抽水率較高而不願投注該彩池。
對此應家柏簡單回應:全球的網上博彩公司卻常封殺贏錢的投注人士,這個彩池人人均可投注,而且他們將會統一抽水比率。
「你看看某些國家,例如英國。命中率高的投注人士因固定賠率而被(博彩公司)封鎖帳戶。」應家柏說道:「所以如果你想維持一個良好的客戶生態系統,就不能把他們拒諸門外。」
「這樣做的話,你等於跟人們說他們是這項運動的不受歡迎人士。賽馬行業要把這個推廣權利拱手讓給一個有不同商業目標的外部公司嗎?」
「那就是為甚麼我希望將全球匯合彩池創造為一個另一選擇。人們可以說:『我可以下注』。否則你實際上是在把那些投注額驅離合法市場。(因為)除非人們停止下注,否則就是把投注額逼到非法投注市場。」
在推動全球匯合彩池的過程中,應家柏找到了意想不到的盟友:Peter V’landys。
兩人志同道合且都是全球匯合彩池的靈魂人物。在過去 20 年間他們在各自賽馬地區的圈子內為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同樣精於賺取營利及一直堅持自己的理念。
十多年前,V’landys 在對抗澳洲迅速崛起的網上博彩公司中,贏得一場關鍵官司。法庭判他們有權向在新南威爾斯州收受賽馬賭注的博彩公司收取費用,其他地區的主要賽馬管理機構也緊隨其後。
這為新南威爾斯馬會帶來豐厚收益。不過他與應家柏關係曾一度緊張,部分原因是萬成(Chris Munce)事件(香港賽馬會向該騎師停牌 30 個月,但該騎師回澳洲後卻獲發牌)。
如今兩人已冰釋前嫌。V’landys 曾於總獎金達 2000 萬澳元的珠穆朗瑪峰錦標及兩星期的 The Championships 期間,邀請應家柏到其豪華套房作客,以回應支持應家柏的全球匯合彩池願景,推動全球投注的做法。
「對我而言,全球匯合彩池不是我個人成敗問題。」應家柏說道。
「歸根究底,V’landys 確實以往有一段有趣的經歷。我認為在他眼中,他也認同全球匯合彩池可以改變業界。他想成為這個改變的一部分,這就是促成新開始的原因。」
這個新開始也令一匹馬得益:「嘉應高昇」。
這匹代表香港的大衛希斯訓練的香港馬王,在連勝 13 場後,將以全熱門身份遠征在蘭域馬場上演的珠峰錦標。香港賽馬會已與擁有參賽席位的澳洲賽馬會達成協議,租借席位給「嘉應高昇」出戰,唯一條件是牠需要趕及 12 月回香港出戰香港國際賽日。
「嘉應高昇」能為兩人帶來勝利:對應家柏來說,是國家級榮譽,是香港向世界展示最佳短途馬的機會。而 V’landys 則能吸引環球巨星來澳出戰,龐大投注額收益隨之而來。
由 V’landys 提出的珠峰錦標概念顛覆了人們對澳洲賽馬的認知:這項以飛馬世界盃為藍本的巨額獎金賽事中,馬主每年需支付 70 萬澳元,方能選擇一匹賽駒代表旗下出賽。
應家柏盛讚 V’landys 的願景,並強調此模式僅能在澳洲實現,因當地「短途賽馬資源高度集中……且創新意願更為強烈」。
「真正的挑戰將在五至十年後浮現。」應家柏指出,「若出現長期稱霸的馬匹持續奪冠,便存在風險。只要存在競爭(此模式就成立)。因此我希望『嘉應高昇』不會成為此項賽事的詛咒。」
應家柏更推崇的是珠峰錦標的「呈現方式與定位」,這種娛樂跨界模式正是賽馬會透過與 XIX Entertainment 的戰略合作所嘗試的。該娛樂公司由 Simon Fuller 創立(他以《一夜成名》(American Idol)和組合 Spice Girls 而聞名)。
談及珠峰錦標,他表示:「這不僅是一場賽馬,其整體娛樂與行銷模式媲美一級方程式賽事。」
儘管「嘉應高昇」的參與使本屆賽事規模創新高,幕後管理層卻仍因澳洲對黑體賽的處理方式,及血統資料的定義問題而爭執不休。
多年來各州賽事等級的爭執,如今珠峰錦標與維省全明星一哩賽皆獲一級賽認證,此令全球賽馬管理機構深感挫敗。
身為國際賽馬組織聯盟(IFHA)與亞洲賽馬聯盟(ARF)主席的應家柏,暗示其他地區對澳洲的處置方式頗感不滿。
「最終,你必須打破常規,你必須創新。」他說。「但經過一段時間後,你必須建立一套體系,否則就會陷入混亂。這種做法在國際賽馬與育馬界實在不被看好。」
「如今更面臨關鍵問題:亞洲分級委員會對澳洲賽事的升級認可進程已陷入停滯。」
而香港賽馬會即將開拓新領域,明年十月將於中國大陸從化開展賽馬活動。
此構想並非新議題,早在 2008 年北京奧運後便已浮現,而從化馬場直至 2018 年 8 月才正式啟用。但許多在香港參賽的賽駒,包括「嘉應高昇」,其實早已以從化訓練基地為據點。如今馬會終於準備揭開中國合法賽馬的序幕。
但當中諸多細節仍尚待敲定:賽期安排?參賽陣容構成?馬會應否優先培育中國本土新秀騎師?連隨配種業馬與馬術產業將如何發展?當地民眾的接受度如何?
但有一點毋庸置疑:這絕非我們熟知的博彩模式,至少與香港或澳洲的賽馬投注截然不同。
當被問及儘管目標近在眼前時,為何中國大陸賽馬熱潮卻看似逐年消退時,應家柏表示:「許多人當初熱衷賽馬,是因預期能進軍中國龐大的博彩市場,獲取巨額客源。」
「但後來眾人逐漸醒悟:『這並非新發現的巨型蜜糖罐,並非予取予攜。』 中國博彩業不會複製香港模式,我甚至懷疑它能否以我們熟悉的形式出現。但可能以全新形態發展。」
「對我們而言,核心價值在於彰顯香港賽馬。這聽來或許很愛國主義,但香港確實在中國賽馬發展進程中肩負貢獻使命。」
當從化馬場正式開始常規賽事時,馬會的練馬師與騎師陣容或迎來巨變。曾為高多芬擔任穆罕默德酋長(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專屬練馬師長達八年的澳洲練馬師甘敏斯(James Cummings),將於 2026-27 馬季加入香港賽馬會陣營。
馬會罕見地在練馬師正式從練前逾 12 個月便宣布其加盟消息,但應家柏因甘敏斯填補空缺來港而不得不「稍作調整」。
騎師陣容更替或許更耐人尋味。儘管屢屢暗示退休意向,潘頓(Zac Purton)對香港賽馬界的統治地位仍未見動搖。他已八度奪冠,並即將成為首位在香港贏得 2000 場勝利的騎師。
但若馬會如願以償,他將立即面臨強勁挑戰者:麥道朗(James McDonald)。

這位世界最佳騎師長期主宰澳洲賽場,正逼近由岳禮華(Damien Oliver)保持的澳洲一級賽冠軍紀錄(129 場)。他一直有於香港長期執韁的宏願,但至今僅以客串形式上陣,主要為了策騎「浪漫勇士」。麥道朗已承諾自十一月中旬起執韁六週,一如上兩個賽季的做法。但香港賽馬會是否會為麥道朗保留長駐席位?
「我想誰都希望明天就能羅致麥道朗。」應家柏聳肩道,「若說不想,那是在說謊。」
「但必須尊重每位運動員的職業生涯規劃,他們總希望達成某些目標後再轉換跑道。看看華禮納(Chris Waller)在他遭遇困境後給予多少支持,我認為我也會尊重如華禮納這樣的人。」
「因此我樂觀認為麥道朗來港長駐終將成真。我認為關鍵掌握在麥道朗自己手中。或許他正等待成為頭號騎師的契機,若有人退休,這目標便會更容易達成。」
麥道朗趁潘頓退休時接棒看似合理,但試想若兩人能激戰數個賽季會如何?
「我無意貶低潘頓的價值,他是位傑出騎師。」應家柏補充道。「但潘頓退休的時間時常引起揣測。有時說聲『我們珍視你並愛戴你』反而更有意義。」
「依我所見,陣容內需維持三位(超級巨星)。若頂尖騎師超過三人,局面將變得極為複雜。」
澳洲一級賽冠軍練馬師華禮納亦是應家柏長期渴望羅致的目標,但他坦言這位紐西蘭籍練馬師移居香港的可能性「有限」,畢竟他在悉尼經營著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龐大事業。
儘管他力邀華禮納加入馬會陣容的機會仍未完全沉沒,但隨著夜色驟起,令人目眩的燈光漸逐點亮,太陽已然沉沒於跑馬地山巒之後。
應家柏長期統治著這片商業王國,現時並無退場計劃。全球賽馬業界正躍躍欲試,而跑馬地地下停車場裡數十位豪車主人的需求,仍需滿足。
說著,他拿起手機。
「一小時內收到這麼多郵件,實在驚人。」
準確來說,是六十三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