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中蒙邊界的戈壁沙漠,人口僅 120 人的泉腦子村,難以想象這是現代賽馬王朝發源地。
約一千年前,成吉思汗及馬可波羅(Marco Polo)都曾跨越這片蒙古草原,如今啟發了泉腦子村村民張月勝。其玉龍集團迅速崛起,成為一股與古摩亞及高多芬等業界巨頭匹敵的勢力。
本星期初,有報導指三匹北美洲最佳雌馬——加拿大年度代表馬 Moira 連同「關鍵飛莉」(Full Count Felicia)及「清雅力嬌」(Anisette)將轉到澳洲服役。三駒納入迅速擴張的玉龍集團旗下,集團內已經有全球最佳雌馬「精緻之道」(Via Sistina)和令人期待的三歲雄馬「開疆闢土」(Growing Empire),兩駒都將會在本周六出戰 2025 年首場賽事。
自張月勝於 17 年前在中國成立玉龍集團以來,他已取得空前成功,並且成為極少數讓香港賽馬會發出馬匹進口許可證的其中一位外地馬主兼育馬者。張月勝與來自南非的 Mary Slack 於 2022 年成為首批獲發許可證的非香港居民,其後亦只僅有少數人獲得這種待遇,如德國的 Dr Andreas Jacobs 或紐西蘭的 Peter Vela 爵士。
現年55歲的張月勝,共有三匹香港服役賽駒在其名下上陣,全都由廖康銘訓練。分別是於跑馬地取得頭馬的「展宏圖」、出戰香港一哩賽後留港的「齋月」,以及於澳洲錦標上名的「展雄威」,該駒將於本周日於沙田上陣。
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這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中國億萬富翁迅速崛起的故事。這一切是如何展開的呢?

張月勝於泉腦子村長大,那裡的馬匹是農業用或交通用,與競賽無關。他的雄心壯志驅使他很快以18歲之齡南下到較大型的城市大同發展。他首先成為一名的士司機,然後轉任煤礦運輸工作。
踏入 2000 年,張月勝成立了一家煤礦企業,業務迅速擴展至其他領域,包括可再生能源、地產及石油化工等,他擁有 14 家子公司並把整個企業命名為「玉龍」,取自四大名著《西遊記》中的傳說「白龍馬」。
落葉歸根是自然定律。於 2008 年,他成立玉龍賽馬集團,並將總部設於大同以西,泉腦子村附近的右玉。成立集團兩年後,他於海外購入了第一匹純種馬——一匹愛爾蘭產的雌馬,名為 Yulong Baoju,並交由練馬師李南(Edward Lynam)訓練。然而他希望將業務擴展至全球的想法,是受到 2013 年於費明頓看到「繁花似錦」(Fiorente)取得墨爾本盃後有所啓發。
玉龍集團的玉綠色和白色的綵衣,取自玉器的顏色。這件綵衣於世界主要的賽馬地區出現,不過,玉龍集團於澳洲的影響力最大,去年「精緻之道」於覺士盾大勝將其影響力推至頂峰。

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僅於五年前,初起步的玉龍集團以高價購入許多週歲馬卻未見成功,不少人認為是曇花一現。與之前許多出手闊綽的馬主一樣,人們預期張月勝會淡出馬壇甚至停止集團運作。
現在玉龍集團是維省最大的育馬集團,他打造了一支令全球羨慕的繁殖雌馬團隊及一支適合任何育馬場的種馬團隊。他們的獎盃櫃迅速填滿,馬房日漸壯大。
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張月勝正為賽馬全球化貢獻,讓賽馬世界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像「精緻之道」或 Moira 級數的雌馬以往不會於澳洲上陣或配種,而這種國際賽績和血統的融合對賽馬運動未來帶來正面影響。
或許他不能如成吉思汗般統治全球,但張月勝正急促改變全球賽馬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