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遇見黃寶妮時,留下第一印象的是她的握手方式——堅定而自信。這份力量在交談之前,彷彿已說明許多。
她倚著她的綠色 Shimano 單車,剛在沙田完成晨課,輕鬆地向《Idol Horse》暢談香港生活。在香港這個競爭激烈的地方度過艱辛的頭 13 個月後,這位 26 歲的見習騎師表示自己正逐漸找到節奏、風格和自信。
「我開始掌握訣竅。」她說。「當你外側有潘頓(Zac Purton),內側可能還有田泰安(Karis Teetan)時,在最後衝刺階段很容易使信心動搖。」
「但我正在努力,保持自己的節奏。試著保持平穩和沉著。若我可以勝出,那終究都會勝出,至少我知道自己已竭盡全力。」
在剛過去星期日的沙田日賽,黃寶妮策騎冷門馬「睿盛人生」勝出二班賽樂聲盃,這場勝利不僅是她今個賽季在港的最重要勝利,更完美展現了她描述的陣上節奏。
儘管黃寶妮在過去 22 場香港賽事勝利中,有 20 場來自前置跑法賽駒,然而這次她憑藉一匹後上馬在最後關頭爆發,以短頭之差奪冠。這勝出方式令她深感滿意。
「能夠勝出一場二班賽的感覺實在是太棒了,尤其這次的頭馬與我以往慣常的贏馬方式截然不同。」黃寶妮表示。「我當時沒意識到過終點時的差距是如此接近,因為我能感覺到牠在最後一百米全力衝刺,當時還以為牠會輕鬆超越對手。」
藉此,她捧走香港騎師生涯首座獎盃。
「我在香港贏得的第一座獎盃是電飯煲的造型,多棒啊!」她笑說。

黃寶妮上季初重返香港,此前她曾於澳洲(策騎期間贏得 50 場賽事)及紐西蘭策騎。她是繼蔣嘉琦之後獲香港賽馬會發牌的女見習騎師。蔣嘉琦自 2015 年 9 月至 2018 年 1 月正式退役期間,在香港馬壇締造了短暫卻驚豔的策騎生涯。
在加入師父賀賢(David Hall)馬房後,黃寶妮很快便意識到,在沙田馬場與眾多世界頂尖騎師同場競技,完全是另一回事。
「當我在澳洲時,會更注重讓馬匹在舒適的位置穩定走勢。」黃寶妮表示。「但在香港,爭奪前列位置的競爭異常激烈。賽事首 200 米至關重要。」
「因此,這過程競爭激烈,有時甚至難以讓座騎找到位置。但現在我開始逐漸掌握訣竅,尋找最佳位置,並讓馬匹盡快放鬆下來。」
黃寶妮在港首個賽季出賽 210 場,取得 18 場勝利,其中 8 場來自泥地。而在 2025-26 賽季的首 14 個賽日,她又再添五勝。
儘管勝率接近 10 %且擁有穩定的支持(本賽季至今她已為十位練馬師策騎),這些數據顯示這位見習騎師憑藉減七磅優勢順利前進。但黃寶妮坦率談及持續與自我懷疑抗爭的過程,以及她的支援網絡。
首席騎術教練暨及馬界傳奇高雅志(Felix Coetzee)與校長陳念慈已成為她的定心錨,而她的私人教練 Oleg Zhavoronkov 及騎師室的騎師們則持續提供指導。
黃寶妮表示:「我經常和高雅志、陳念慈談論自我懷疑的問題,他們總試著幫助我擺脫這種陰霾。他們總是提醒我:我正在全球競爭最激烈的賽道上,與世界頂尖騎師同場競技,卻依然能策騎奪冠。」
「布文幫了我很多。他經常替我師父為馬匹操練,我時常向他請教。潘頓有時也會替我師父操馬,所以我也能向他討教。」
「我與 Oleg 合作至今已逾半年,他竭盡所能幫助我們提升體能與心理素質。他更教導我不要懷疑自己,必須相信自己的能力,而我只需在賽事中將實力展現。」

以批判卻敏銳的眼光回顧自己的賽事,也讓黃寶妮逐漸建立起信心。
「當你無法取勝時,情況確實很艱難。」她坦言。「但當我觀看賽事重播時,能清楚看見自己的進步幅度。這總能給予我莫大鼓舞,因為這終究是關乎自我懷疑的問題。」
「只要能從賽事重播中找出可以進步的地方,就能讓我相信自己可在未來持續進步。這正是驅動我不斷前進的動力。」
當她在本週日首度踏上跑馬地賽道時,這份對自身能力的信念將至關重要。黃寶妮在沙田賽場征戰超過一年後,終於獲准在跑馬地賽道上執韁。
跑馬地馬場與世上任何賽道都截然不同。其急促而頻密的彎道,爭奪先機的激烈角逐、以及對手之間近在咫尺的距離,共同構成對判斷力、時機掌控與信念的極致考驗。就連巴西名將莫雷拉(Joao Moreira)也曾坦言,自己從未真正完全掌握這個賽道的精髓。
「我非常渴望前往那裡。」黃寶妮表示。「我曾在澳洲一些狹窄的賽道上策騎,所以不會說這是向前邁進的一大步,但這顯然需要適應,是另一層次的賽事。」
「我現時仍獲減七磅,加上短直路與急彎的配置,希望我們能贏得數場頭馬。」
雖然初到跑馬地上陣帶來挑戰,但機遇即將隨著一位英國頂尖騎師的到來而降臨。從十一月初,黃寶妮將不再是沙田馬場那新女騎師室內的唯一騎師,杜苑欣(Hollie Doyle)將會以短期客串形式來港策騎。
只要在談話中提到杜苑欣的名字,黃寶妮便抑制不住內心的雀躍,兩頰綻放燦爛笑容。
「我非常興奮。」她說。「去年杜苑欣在這裡逗留數天,我問了她很多問題,她總是樂於相助。」
「她的性格、技術、力量,一切都令人著迷。她是我極佳的模仿對象。這次她將逗留七個星期,我實在等不及了。」
黃寶妮成長過程中不是與馬為伴,卻在畢業後加入香港賽馬會的見習學員計劃時愛上這項運動。如今她正日復一日,踏實地抱擁這段旅程。
那記有力的握手絕非「做騷」,因為在面對新挑戰和新同僚的到來時,黃寶妮對香港賽馬的把握力開始日漸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