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Aa Aa

如果澳洲馬迷於周日凌晨觀邱吉爾園(Churchill Downs)上演的肯塔基打吡(Kentucky Derby)的賽日轉播時,看到Think Big贏二級賽TwinSpires Turf Sprint時,一定會嚇得魂飛魄散。

這就等同於看到一匹名叫「秘書處」(Secretariat)的澳洲短途賽駒贏得珠穆朗瑪峰錦標(The Everest)。這是一件令人感到「褻瀆」般的事情。

Think Big曾是僅有五匹贏得兩次墨爾本盃的賽駒之一,牠分別於1974年和1975年贏得冠軍,練馬師是甘明斯(Bart Cummings)。牠或許遠不及馬王「秘書處」,但牠在澳洲賽馬史上卻佔有特殊地位。

不過,自從該駒兩勝墨爾本盃後,該美國短途賽駒成為全球第15匹名叫Think Big的賽駒。當中包括兩匹於澳洲培育的賽駒:一匹是由葉楚航(Dennis Yip)訓練,在香港兩勝五班賽的賽,另一匹則曾於北京上陣。還有四匹於美國、三匹在印度及愛爾蘭,一匹在南非及一匹於阿根廷培育。

澳洲時間同一天晚上,Flight於新市場上演的英國一千堅尼中(1000 Guineas)取得亞軍。 Flight是澳洲賽馬史上一批偉大賽駒之一,是一匹殿堂級賽駒,每年蘭域(Randwick)馬場都會為其舉行一級賽航班錦標(Flight Stakes)來紀念。Flight於1942至1947年服役期間兩奪覺士盾(Cox Plate),為其璀璨競賽生涯的亮點。

這再次引發了有關全球賽駒名字保護的問題。《Idol Horse》的莫瑾賢(David Morgan)兩年前曾談及這個話題,那時英國賽駒Beauty Generation於金頓(Kempton)出戰了一場處女馬賽,這個名字後來獲得保護。這匹Beauty Generation此後於16場上陣中取得兩場頭馬,但遠不及與其同名的香港馬王所創造的成就。

國際賽馬組織聯盟(IFHA)每年都會公布一份受保護賽馬名字名單。截至2024年底,該名單共有3,263個名字。

早於1995年,曾經有一份更大規模,接近5,000個名字的保護名單,但當時澳洲及紐西蘭等賽馬地區並非最初的簽署地區。那份名單主要是由歐洲和北半球的經典冠軍賽駒名字組成,以及那些於育馬業上有重大影響的馬匹所組成。

然後於1996年情況就有所改變。1996年後,共有11場賽事的頭馬名字可以自動受到保護:包括凱旋門大賽(Prix de l’Arc de Triomphe)、英皇錦標(King George VI & Queen Elizabeth Stakes)、愛爾蘭冠軍錦標(Irish Champion Stakes)、育馬者盃經典大賽(Breeders’ Cup Classic)、育馬者盃草地大賽(Breeders’ Cup Turf)、卡洛貝格大賽(Gran Premio Carlos Pellegrini)、Grande Premio Brasil、日本盃(Japan Cup)、香港盃(Hong Kong Cup,自2005年起)、杜拜世界盃(Dubai World Cup,自2005年起),以及,當然還有墨爾本盃(Melbourne Cup)。

這意味著自Saintly以來,每屆墨爾本盃冠軍的名字都會受到保護。但在1995年前,名字於全球受保護的頭馬只有Glencoe、Sheet Anchor、Carbine、Phar Lap、Peter Pan、Rain Lover、At Talaq以及Vintage Crop。其中,Glencoe、Sheet Anchor和Peter Pan的名字,並不是因為牠們以墨爾本盃頭馬身份受保護著稱,而是於海外有同名的賽駒而獲保護。

可能會令美國人感到驚訝的是,並非所有肯塔基打吡冠軍的名字都獲得全球保護,即使以1995年為界,其後大多數賽駒名字都未被列入保護名單。自1995年的Thunder Gulch以來,其後30匹頭馬中,只有七匹獲得保護:Silver Charm、「百寶龍」(Barbaro)、「動物王國」(Animal Kingdom)、「閃亮加州」(California Chrome)、「美式法老」(American Pharoah)、「正義」(Justify)以及Authentic。

例如自1999年Charismatic贏得肯塔基打吡後,在海外竟有九匹同名賽駒:其中兩匹於印度,南非、英國、菲律賓、阿根廷、捷克、塞浦路斯及澳洲各有一匹。

在香港,如「事事為王」(Akeed Mofeed)、「馬克羅斯」(Time Warp)及「歡樂之光」(Glorious Forever)等賽駒因贏得香港盃冠軍,名字都受到保護。而香港馬王如「步步友」(Able Friend)、「美麗傳承」(Beauty Generation)、「爆冷」(Viva Pataca)和「靚蝦王」(Fairy King Prawn)等名字則未有受到保護。

國際賽馬組織聯盟會員每年可以申請保護另外三個名字。在這項規定下,香港賽馬會於2023年申請保護「金鎗六十」(Golden Sixty)的名字,並獲得國際賽馬組織聯盟執行議會批准。

另外,產出至少15匹一級賽冠軍賽駒的種馬,以及產出至少兩匹一級賽冠軍和一匹黑體賽冠軍的雌馬,牠們的名字也可以獲保護。另外,贏得Longines全球最佳賽駒的名字亦然。

根據上個月【鷹眼聚焦】的統計,全球頭50名獲得最高獎金的賽駒中,有20匹的名字未獲保護,包括「黃金船」(Gold Ship)、「美孫女」(Bella Nipotina)、「青春永駐」(Forever Young)、「綠化帶」(Nature Strip)以及「本初之海」(Panthalassa)。

或許,是時候讓國際賽馬組織聯盟開始保護11場指定賽事所有頭馬名字,這將會是推動這個日益全球化運動體育,進一步和諧發展的重要一步。 ∎

Idol Horse reporter Andrew Hawkins

《鷹眼聚焦》是《Idol Horse》環球記者賀健仕專欄,每周評論國際賽馬。《鷹眼聚焦》每周五在香港《英文虎報》刊登。

查看鷹眼聚焦的所有文章

不要錯過所有的活動

訂閱Idol Horse的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