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Aa Aa

【到訪約克】尾關知人因「千明代表」開展賽馬人生

尾關知人年幼迷上賽馬,如今帶領「堅韌力」衝擊朱德望國際錦標將是他面前的重大任務。

【到訪約克】尾關知人因「千明代表」開展賽馬人生

尾關知人年幼迷上賽馬,如今帶領「堅韌力」衝擊朱德望國際錦標將是他面前的重大任務。

尾關知人剛參觀了著名的約克馬場,並對其印象深刻。他希望確保一切都如他所料,然後才把他的良駒 「堅韌力」 從新市場出發,經過三個小時車程北上,前往 Knavesmire 參與一級賽朱德望國際錦標。

他說:「我感受到這個馬場的傳統之處,也認為這裡非常優雅和美麗。」

他所言非虛,傳說羅馬人曾在約克舉辦賽馬,而現代賽馬運動在 Knavesmire 已經有 300 多年的歷史。1851 年,The Flying Dutchman和Voltigeur在這裡上演經典對決;「雷弼圖」擊敗「格烈准將」,使後者吞下生涯唯一敗仗;以及傳奇馬王「范高爾」在這裡締造傳奇。

尾關知人坐在Melrose 看台一樓休息室的桌子旁,正享用精美的三明治和薯條,充滿品味高雅的約克風格。馬場內寧靜怡人,外邊則灰雲低垂。當國際錦標舉行時,這裡將會擠滿數以千計的馬迷,紛紛前來觀賞這場歐洲頂級賽事。

Melrose Stand at York racecourse
MELROSE STAND / York racecourse // 2013 /// Photo by Alan Crowhurst

身為經典系列賽冠軍級人馬,尾關知人對這些場合熟悉不過,但他第一次接觸如此盛大的賽事,已經是接近40 年前,而當時他還只是熱切的馬迷。

他說:「我去的第一個馬場是中山競馬場。」

那時他和父親一起前往馬場,而他只是 13 歲,剛就讀初中一年級。他的父親為辦公室文員,對賽馬的興趣僅限於觀賞大型賽事。

「我來自千葉縣,而中山就在千葉,」他補充道。

這聽起來順理成章,但其實淡化了他與賽馬的初次邂逅。他並非於一個普通周末首次觀賞賽馬,那是 1984 年 12 月 23 日。他和他的父親非常幸運,他倆於熱鬧和興奮的人群中,觀看日本史詩般的年終大賽有馬紀念賽的三強對決。

兩匹三冠馬,四歲的「千明代表」和三歲馬「魯鐸象徵」,加上第一匹本土日本盃冠軍 Katsuragi Ace,在這場大賽中一較高下。

Mr. C.B. wins G1 Tokyo Yushun
MR. C.B / G1 Tokyo Yushun // Tokyo /// 1983 //// Photo by JRA

尾關知人的目光穿過眼鏡鏡片,望向遠方。但他的視線並非集中於一處,他看到的是腦海中的記憶。那扣人心弦的賽事所留下的回憶,塑造了他的一生。          

「那是一場盛大的賽事,馬場內的氣氛高漲得令人難以置信。當你在場時,你會情不自禁地興奮起來,感覺一切都非常夢幻,這為我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來自北方牧場的遠征團隊成員Yusuke Sai 正為訪問傳譯中,但剎那間,他也彷彿陷入了記憶的魔力之中。

「我剛才被他的話觸動了,我之前不知道這些事。」Sai 睜大眼睛笑道,並補充說:「嘩,難以置信!」

「千明代表」對尾關知人影響甚深,這匹深棗色佳駟於奪得三冠頭銜的那一年,便將尾關知人深深俘虜。他將年輕時的熱情、希望和夢想全情投入賽馬世界中。儘管牠於有馬紀念賽敗於「魯鐸象徵」,尾關知人的熱情卻未受到打擊。

Symboli Rudolf wins 1984 Arima Kinen
SYMBOLI RUDOLF / G1 Arima Kinen // Nakayama /// 1984 //// Photo by JRA

他說:「1983年,當『千明代表』成為事隔19年之後再次誕生的三冠王,我只是小學六年級生。那是大新聞,我也因此第一次認識賽馬。從那之後,我就越來越喜歡賽馬,成為賽馬迷。」回憶的火花點燃了他平靜的面容,取而代之的是愉悅的笑容。

當年這位少年馬迷來自千葉縣八千代市,距離東京市中心以東約 20 英哩。當時他熱愛賽馬,卻與賽馬行業沒有實質聯繫。究竟他最後如何成為 JRA(日本中央競馬会)中的一級賽冠軍得主?並於在歐洲大型賽事中,帶領經典賽得主上陣?

「數年後我成為了獸醫。」他說。這就是他踏入賽馬行業的契機。準確來說,他受訓成為獸醫的目的相當明確,就是成為練馬師。尾關知人將自己的夢想付諸實行。

從岩手大學獸醫系畢業後,他報讀了 JRA 的馬房管理課程,並獲指派到藤澤和雄 (Kazuo Fujisawa) 的馬房。1999 年,藤澤和雄憑一哩王「大樹快車」贏得法國一級賽傑克莫華大賽,成為日本第二匹海外一級賽冠軍得主。在此一星期前,「採珠」才是日本第一匹海外一級賽冠軍。

而藤澤和雄亦於2005 年將「荒漠英雄」帶到約克馬場上陣,在朱德望國際錦標中以頸位憾負得第二。

Electrocutionist defeats Zenno Rob Roy in Juddmonte International
ELECTROCUTIONIST, MICK KINANE (L); ZENNO ROB ROY, YUTAKA TAKE (R) / G1 Juddmonte International Stakes // York racecourse /// 2005 //// Photo by Julian Herbert

尾關知人雖然只在藤澤和雄手下工作了幾個月,但這段關係對他的職業生涯影響深遠。當 JRA 練馬師獲得練馬師牌照後,他們有一年的時間來增進知識,然後才獲允許到自己的馬房開始訓練工作。尾關知人在 2008 年春天獲得牌照,而當時藤澤和雄正準備另一場遠征。

「我聽說 Casino Drive 要去美國,所以我問藤澤和雄是否可以一同前往,作為學習經驗。他同意了,所以我和他們去了美國兩次。一次是在貝蒙園,然後到聖雅尼塔參與育馬者盃。Casino Drive 在征戰育馬者盃前,在聖雅尼塔赢得了一場條件限制賽。其後牠留在荷李活園。」他回憶起自己在Casino Drive征途上的工作。那年五月,Casino Drive 於貝蒙園勝出二級賽美國小飛俠錦標,及後於育馬者盃經典大賽中鎩羽而歸。

今非昔比,現今馬匹參與大型賽事,賽會會事先安排很多事情,甚至有些需要額外收費。「在貝蒙園那場賽事甚至不是邀請賽,所以有很多問題需要面對。但這亦是絕佳的嘗試,因為這些遠征經驗,我一直都渴望贏得全世界的頂級賽事。」

如今他已經初嚐海外榮譽的滋味。2016 年,兩屆短途馬錦標盟主「彎刀赤駿」於沙田出戰一級賽香港短途錦標,可惜敗興而歸。但尾關知人沒有因此氣餒,三年後,他派出「耀滿瓶」奪得一級賽香港瓶,更於2021 年再次捧走這項錦標。

他也曾在秋季出征隆尚賽事,「恒星風」成為當時「神業」遠征法國的夥伴。而在 2023 年,尾關知人派出三級賽冠軍雌馬「遊遍汪洋」出戰凱旋門大賽,獲得殿軍。

他說:「每個馬場和每匹馬都不同,因此在幫助馬匹適應新環境時,有很多事情需要留意。但是總括而言,我認為有一些基本的概念是相通的,重要的是要將這些化為共同基礎,並靈活應對各種情況。」

「最簡單來說,就是讓馬匹快樂,同時和馬房員工一起愉快地工作。」

Through Seven Seas at Longchamp
THROUGH SEVEN SEAS, CHRISTOPHE LEMAIRE / G1 Prix de l’Arc de Triomphe // Longchamp /// 2023 //// Photo by Dimitar Dilkoff
Ozeki and Glory Vase
TOMOHITO OZEKI, JOAO MOREIRA, GLORY VASE / G1 Sha Tin Vase // Sha Tin /// 2019 //// Photo by Lo Chun Kit

於1999 年與藤澤和雄合作後,尾關知人的職業生涯迎來新的一頁。他先在藤原辰雄的馬房工作,後來轉投至擁有獸醫執照的練馬師和田正道麾下。由 2002 年到 2008 年,他一直擔任大久保洋吉的助理練馬師。大久保洋吉與和田正道一樣,基地均設於美浦。

大久保洋吉的背景與尾關知人不太一樣,他是騎師兼練馬師大久保末吉的長子,他曾希望成為騎師,但他後來長得太高所以不適合。儘管如此,他仍踏上了一條特別的路,畢業後前成為建築師,最後才加入父親的馬房,成為助理練馬師。

「大久保先生是很特別的人,他非常有性格。」尾關知人談到他的前任上司時如是說。他現在已經不再練馬,成為賽馬評述後亦廣受歡迎。

「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比如訓練馬匹方面的實用知識。他還經常讓自己的馬匹參加高難度的比賽,甚至可能超越牠們的能力。例如他會讓一匹只贏過一場賽事的馬,於菊花賞上陣。當我和他談起這件事時,他告訴我:『如果一匹馬不上陣,牠永遠不會贏。』這句話使我印象最為深刻。」

大家都討論如何詮釋大久保洋吉的這番理論,而前練馬師白禮頓也被提及。他曾憑Terimon,於葉森打吡以501倍大冷門身份殺入第二。兩年後,Terimon在約克馬場上以17 倍贏得朱德望國際錦標。

「堅韌力」的策騎員矢原洋一對 Terimon 的壯舉非常感興趣,「堅韌力」於朱德望國際錦標中需對陣歐洲明星三歲馬「名戰古城」,「堅韌力」的賠率預計與當年的 Terimon 相近。但尾關知人毫無懼色,他在 2023 年 10 月勝出菊花賞後,覺得這匹「大鳴大放」子嗣適合遠征作賽。雖然牠在本賽季的一場賽事,3200米的春季天皇賞中表現不佳,但尾關知人和馬主Carrot Farm仍認為進軍約克馬場是正確目標。

「堅韌力」 於3000米途程的菊花賞(又名日本聖烈治)取得重要勝利,縮程至2000米對尾關知人來說並不是問題。他說,約克的賽道佈局,和賽事楔式會對前列馬有利,就像 「堅韌力」 一樣。而且賽道的草比較短,這亦有利日本賽駒。

Durezza wins G1 Kikuka Sho
DUREZZA, TOMOHITO OZEKI (R) / G1 Kikuka Sho // Kyoto /// 2023 //// Photo by Shuhei Okada

他說:「另外,如果我們想把目標定為秋季舉行的日本盃,這場賽事的時間非常合適,而且我們認為這裡的馬場和賽事模式都很適合牠。」

「至於途程方面,我第一次認為牠實力非凡,是牠在去年六月勝出 2000 米香港賽馬會錦標後。那是一場在東京舉行的條件限制賽,在此之前我覺得這匹馬不錯,但那場賽事之後,我深信牠至少會成為級際賽冠軍。所以,讓牠縮程角逐並不是草率的決定。」

尾關知人認為,在評估馬匹的最佳途程時,血統是明顯的考慮因素。但他不會把匹馬匹局限於某一範疇,因為每匹馬都是獨立個體。他補充道,馬匹的性格和馴化度、穩定性和性情也是關鍵因素,此外還有級數。

「幾年前,我有一匹名叫 Busho 的馬,血統上來看牠是一哩馬。」他說道。「牠首次出賽就獲得第二名,所以一開始牠還能在一哩賽事中跑得接近,但慢慢地牠可能失去了角逐興趣,開始連場大敗。

「牠在比賽中反應不好,看起來速度很慢。所以我就嘗試讓牠參加更長距離的賽事,為牠報名於一場2600 米賽事上陣,結果牠陣上毫無競爭力。一開始我不知道如何是好,但後來我覺得這匹馬在賽事中專注力不足,於是我讓牠於在新瀉舉行的 1000 米直道賽上陣,牠終於獲得首勝。整件事可能只是巧合,但既然馬匹會發生這類事情,我學會不要執著於馬匹有固定的途程。」

他希望,這種願意相信馬匹多才多藝,以及他自己對馬匹性格的理解,能為他的馬房帶來更大回報。

「我不僅從其他練馬師身上學到了很多,還從馬場和很多其他人身上獲益良多。」他說。「我可能不精於某種方法,但從這些人身上學到的不同技能,可能反而會成為我的特點。」

尾關知人今年 52 歲,曾與不少特別且具影響力的練馬師共事,並向他們學習。而他亦力爭上游,年幼時以馬迷身份觀賞「千明代表」於賽場時奔馳,現在練馬已成為他的生活一部分。但他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切的淵源。

 「在我成為練馬師之前,我只是芸芸馬迷,但我對賽馬的熱愛從未改變。」

莫瑾賢為《Idol Horse》的首席記者。他於10歲時在英國的County Durham生活時受賽馬運動吸引。他作為賽馬編輯於香港賽馬會任職九年,對香港及日本賽馬甚有認識。他亦曾於杜拜工作並為倫敦新聞機構Racenews 工作數載。他亦曾為Racing Post, ANZ Bloodstock News, International Thorughbred, TDN 及《競馬論》工作。

查看莫瑾賢的所有文章

不要錯過所有的活動

訂閱Idol Horse的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