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Aa Aa

澳洲當地時間下午 2:07,一匹香港代表從停在蘭域馬場的貨車步出,迎向命運的約定。一大堆的電視鏡頭及手機鏡頭已經蓄勢待發,紅色的錄影鍵亦準備被按下。

如果沒有人拍攝牠進入馬場,牠真的算抵達馬場嗎?燈光、鏡頭對準牠,然後快門聲響起。

當這匹馬沿斜路進入馬場時,澳洲當地媒體和大批香港馬迷捕捉下了每一個瞬間。然而僅僅 30 秒後,大家發現現場情況有點不妥。

「那不是『嘉應高昇』!」一位澳洲賽馬會職員不好意思地提醒那些攝影團隊。

他們一直拍攝的是「嘉應高昇」的同行馬「嘉應喝采」,牠在悉尼的存在雖然重要卻鮮為人知,除了被誤認為是紅地毯主角的那一個瞬間。

在蘭域馬房前電子熒幕上,根本沒有出現「嘉應喝采」的名字,只顯示 117 號賽駒。而「嘉應高昇」則是 118 號,名字於馬格上方以明亮燈光顯示。對於成百上千在亮相圈守候的馬迷而言,能親眼見到牠的機會相當短暫。

媒體意識到拍錯後,匆忙拍攝真正的「嘉應高昇」。接著數小時,這匹香港馬王被不斷在護送下遠離人群,最終悠然自得贏得總獎金達二千萬澳元(約一億港幣)的珠峰錦標。

KA YING RISING / G1 The Everest // Randwick Racecourse /// 2025 //// Photo by Grant Courtney
KA YING RISING / G1 The Everest // Randwick Racecourse /// 2025 //// Photo by Grant Courtney

運動的真諦在於將冠軍級佳駟帶離其舒適圈。如果練馬師大衛希斯和香港賽馬會決定不遠征澳洲,讓「嘉應高昇」缺席這項全球最高獎金的草地賽事,而珠峰錦標則會由另一匹澳洲短途賽駒贏得。賽事本身還是極具水準,因為珠峰錦標本身已成為頂尖賽事。沒有人會因此而看低「嘉應高昇」,早前牠已連勝 13 場,大衛希斯甚至盛讚牠擁有「魚子精華」(Black Caviar)的質素。

但這次不同了。這位馬王遠赴異國挑戰,所有焦點都集中在牠身上。人們之所以談論珠峰錦標是因為牠。這樣做風險極大,回報卻可能更豐厚。

這不只是香港馬王所取得的一場頭馬,更真實的是牠向全球有勇於遠征的陣營展現無限可能。

香港與澳洲賽馬博彩文化的差異令人著迷。在亞洲的賽馬重鎮,街頭老手的投注必勝秘訣總是離不開「贏硬」這句說話,他們願意投注 1.2 倍的熱門賽駒,只要覺得穩贏就可,且偏好香港代表。

澳洲則截然不同,投注人士願意於蘭域馬場上,找盡熱門賽駒可以落敗的理由,根深蒂固偏向弱勢的心理和投注冷門心態讓他們樂於攻擊「嘉應高昇」,支持澳洲本土代表。

結果揭示了澳洲固定賠率體系和香港賽馬會推動的全球匯合彩池(World Pool)間的巨大差異。

「嘉應高昇」於澳洲博彩公司為2倍,卻在全球匯合彩池被香港投注人士追捧至1.5倍。雖然全球匯合彩池仍需時間說服投注人士參與,但珠峰錦標一戰創下逾港幣 8800 萬元(給 1644 萬澳元)的單場投注額,證明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和新南威爾斯馬會掌舵人 Peter V’landys 的共同願景充滿可能性,亦能激發遠征賽駒所帶來的無限想像空間。

「牠絕對是一匹世界馬王,現場馬迷認識到所見的是世界頂級賽駒,」應家柏說道:「這正是我們想透過世界賽事和全球匯合彩池所達成的目標。」

「這證明了只要引進世界頂級賽事(到全球匯合彩池),就能讓賽馬運動真正全球化。但這需要馬主願意迎接挑戰,我由衷為馬主(梁錫光)感到高興。」

他回憶起在珠峰錦標開賽前 40 分鐘,自己獨自守在蘭域馬場的配鞍處,等待珠峰錦標開始,祈求沒有人破壞這場大賽。

WINFRIED ENGELBRECHT-BRESGES (R) / G1 The Everest // Randwick Racecourse /// 2025 //// Photo by Idol Horse
WINFRIED ENGELBRECHT-BRESGES / G1 The Everest // Randwick Racecourse /// 2025 //// Photo by Grant Courtney

他留在悉尼只有 16 小時。而過去 16 天對大衛希斯及潘頓來說是漫長且煎熬,尤其「嘉應高昇」的試閘,讓外界難以判斷牠是否可以沙田馬場以外的馬場取得頭馬。

事實上,牠早在試閘當天早上已經取得珠峰錦標,因為牠當天做錯了所有事。無論是牠對馬房工作人員發怒、全身出現汗濕、焦躁或在軟地下努力爭扎,大衛希斯知道這些在非賽日出現的行為絕不能在賽日中再發生。

「嘉應高昇」接受了與「雲絲仙子」(Winx)一樣的待遇,讓牠在蘭域馬場專門避開人群的馬格,而大衛希斯充分利用這個空間。

「我們從試閘中學到了很多,學懂不該怎麼對待牠。」希斯對《Idol Horse》說道:「我們曾經試著讓牠接近觀眾,但反而讓牠過度耗力。今天我讓牠保持平靜,陣上表現超級好。」

「我們訂立了規矩,只要牠興奮起來,就將牠送回馬格。待牠冷靜後再帶出去。我們於試閘當天進出馬格六次(及最後到了更安靜的角落)。」

所以大衛希斯對那次試閘的表現感到擔憂嗎?

「我其實不擔心。」大衛希斯說道:「但潘頓比較緊張。我一直注意牠當時贏『早麗星』(Joliestar)六個馬位,贏另一匹賽駒『天使資金』(Angel Capital)九個馬位。然後牠試閘後有點激動,我知道只要能讓牠先冷靜下來……」

最後牠確實冷靜了一些。其實那場試閘並不算差,因為贏得那場試閘的「全能鐵衛」(Linebacker),在珠峰錦標後的銀鷹錦標大勝其他對手,「嘉應高昇」的同組對手「登天橋」則在正賽意外地取得殿軍。

這屆珠峰錦標也很特別,「嘉應高昇」與最後一名的「最佳一刻」(Magic Time)之間相距不到四個馬位。

KA YING RISING FAN / G1 The Everest // Randwick Racecourse /// 2025 //// Photo by Jeremy Ng (Getty)
NICOLE PURTON, PRUE HAYES, DAVID HAYES (obscured), ZAC PURTON / G1 The Everest // Randwick Racecourse /// 2025 //// Photo by Grant Courtney

而這屆永遠被視為屬於潘頓的珠峰錦標。

他的妻子 Nicole 看到丈夫覆磅時淚流滿面,足見這場頭馬對其家人意義重大。現實是即使潘頓在香港馬壇努力廿載,澳洲投注人士唯一記得他的,還是這場由「嘉應高昇」取得的頭馬。這固然不公平,但很可能就是真實狀況。

被問到這場頭馬在他輝煌的策騎生涯中排第幾時,潘頓答道:「我會說是我策騎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刻。這場賽事的重要性,以及帶來的一切。這是匹海外代表……我認為這是我策騎生涯最重要的一刻。」

「我明白壓力很大。今天整個地區的期望都落在我的坐騎身上。」

潘頓並不急著回港,還跟大衛希斯及其妻子 Prue 開玩笑說他們原訂的紅眼航班被取消了,只能在這邊等了。

「壓力是一種榮幸,但我們身在這裡比賽這事從未離開我們的思緒。」Prue 說道:「事實是我們在這裡參賽,(大衛希斯夫婦)兒子們都有派馬出戰。希斯家族兩代人都有派馬出賽參賽,真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隨著「嘉應高昇」的團隊走出勝出馬主的房間,投入至五萬多名觀眾的熱烈歡呼中,那兩匹賽駒也結束了為期一年的任務,被送上貨車運回家。「嘉應高昇」與編號 117 的馬一起來過蘭域,並成功征服了這個馬場。

回到香港時,他們一定能夠拍到真正的「嘉應高昇」。「嘉應喝采」將留在澳洲,而「嘉應高昇」將以英雄之姿返回香港。 ∎

彭基理任職記者,擁有十多年的賽馬和各種體育活動經驗。擁有突發新聞、專題文章、分析和觀點撰寫經驗。彭基理曾在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和 Illawara Mercury 等新聞機構工作,也曾擔任 Sky Racing 和 Sky Sports Radio 的現場主持。

查看彭基理的所有文章

不要錯過所有的活動

訂閱Idol Horse的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