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江泰壽談到 「黃金巨匠」 時心生敬畏,或許更有一絲神話般的驚奇。牠彷彿一個令人費解的謎題,藏於一匹栗色寶駒中。
池江泰壽說:「『黃金巨匠』 不像一匹馬。牠非常聰穎,就像內心有一個人。在中國故事《西遊記》中,有一匹馬是由龍王三太子變成。牠就像那樣,人變成馬。」
池江泰壽說話時,腦海中浮現出 「黃金巨匠」 於 2012 年 3 月二級賽阪神大賞典中的失控表現。「黃金巨匠」 在橫掃經典三冠及有馬紀念賽後季內復出,牠似乎失去角逐興趣。牠在池添謙一的胯下跑至 800 米處,彷彿說了一聲:「夠了」。將頭轉側,一下子減速並居於馬群最後方。但牠其後又突然於大外疊加速,於直路上力逼前領馬。結果最後只以半個馬位落敗。
「黃金巨匠」 最著名的一次落敗,是首次於巴黎角逐一級賽凱旋門大賽屈居亞軍。牠再次展現出桀驁不馴的特質:在蘇銘倫(Christophe Soumillon) 的策騎下,牠早段走勢強勁,但直路上卻大幅向內斜跑。或許 「黃金巨匠」於陣上有點分心,又或許牠有意而為之,將勝利拱手奉上。
池江泰壽說:「牠的記憶力很好,牠真的很討厭被馴服於人類。」
這位練馬師在沙田馬場接受《Idol Horse》訪談,就在他的一哩好手「神志勇進」(Soul Rush)在一級賽香港一哩錦標中取得亞軍的兩天前。
「『黃金巨匠』有一個習慣,就是跑的時候會稍微跺一下地,所以牠的腳特別容易疲累。要糾正這一點並不容易。」他繼續說道:「由於牠天性難馴,我們必須找到一個不會強逼牠做事,而是把牠當成朋友的騎師。」

「大震撼」(Deep Impact)的性格和類型與 「黃金巨匠」 不同,但牠也是一種罕見的冠軍賽駒,事實上應說牠最為稀有。當池江泰郎接手這匹小巧的棗色馬時,池江泰壽已獲得練馬師牌照並自己設廐。池江泰郎對這匹日本史上最偉大賽駒的讚譽同樣充滿了敬畏之情。但他強調的不是牠創下的傳奇豐功偉績,而是他對「大震撼」的深深敬意。
「『大震撼』雖然體型較小,看起來並不出眾,但牠元氣十足。」池江老先生頗為平實地說道,但隨後他的眼睛中燃起一點火花。他從沙田馬場咖啡室的座位上站起身來,分享他的回憶。
「身為一匹競賽馬,牠有著強大意志。而作為種馬,牠又能繁衍出優秀的後代。這是我從未見過的一種馬,所以在這方面,我認為牠是我一生中見過的最偉大的馬匹。」
在牠們的服役生涯中,這兩匹馬在日本中央競馬会(JRA)中均是矚目焦點。在有馬紀念賽令人印象深刻的歷史上,牠們都以壓倒性姿態勝出。而且牠們均能勝出日本的經典三冠賽事,這本身已是非凡壯舉。由於兩位練馬師之間的父子關係,這一壯舉更顯重要。

池江泰壽停了一會兒,問世上其他地方是否有其他父子檔均能訓練出三冠王。如果我們指的是最重要的三冠王,那麼在英國那邊沒有。而在美國方面,卻界乎有與沒有之間。
Ben Jones 和他的兒子 Jimmy 在 1948 年憑歷史名駒 Citation 勝出美國三冠,而 Ben在 1941 年就已經憑Whirlaway 完成三冠王佳績。Jimmy 在肯塔基打吡(Kentucky Derby)賽前,將 Citation 的訓練權轉讓給父親 Ben,為他父親締造四勝肯塔基打吡的紀錄(後來紀錄改寫為六場)。儘管 Jimmy 是實際上的練馬師,並在必利是錦標(Preakness Stakes)和貝蒙錦標(Belmont Stakes)中再次於他名下訓練。
83 歲的池江泰郎和 55 歲的池江泰壽因於經典三冠取得成功而聞名,但他們賽馬史上的地位要歸功於一位中學體育老師。他非常欣賞年輕的池江泰郎身手敏捷,和體型輕巧,鼓勵他嘗試在附近的京都競馬場成為一名騎師。雖然他從未騎過馬,但他接受了建議。在池江泰郎成為練馬師之前,他的從騎生涯長達 20 年,是發揮穩定的中游騎師。當時騎師隸屬於馬場,而非現在的栗東和美浦兩個 JRA 訓練中心。
池江泰郎的職業生涯連接起各個世代,並一直持續至今。特別是與日本傳奇騎師武豊(Yutaka Take)的聯繫。武豊曾包辦 「大震撼」生涯 14 場賽事,並贏得 12 場頭馬。
「我們的家庭背景很相似。」池江泰郎說。「武豊的父親武邦彥(Kunihiko Take)是(京都)騎師,我也是那裏的騎師。泰壽和武豊同歲,就讀同一所學校。他們都想成為騎師,所以一起習騎。但是,泰壽因為體型成長放棄了騎師夢,但是武豊成為了騎師。所以泰壽說:『我要成為練馬師,讓武豊策騎我的馬。』而這願望成真了。」
池江泰壽指出,他和武豊從孩提時就認識,而他在推動武豊順利成為日本賽馬界傳奇人物的過程中,也貢獻了一分力。
「實際上是我邀請武豊加入騎馬俱樂部的。在此之前,他一直在打棒球。」他幽默地說。
沙田的環境配上這段回憶特別饒富深意。 2001 年的香港瓶中,武豊策騎池江泰郎麾下的社台賽駒「黃金旅程」(Stay Gold)奪冠,當時兒子池江泰壽是他的副練馬師。
池江泰壽回憶道:「『黃金旅程』在日本多次嘗試都未能勝出一級賽,而當時日本有極強的馬王級賽駒『好歌劇』(T M Opera O)。我覺得即使他那年秋天繼續在日本上陣,也很難贏得一級賽。此外,當時已決定牠會在年底退役,我覺得如果這匹馬不能以種馬的身份投入配種工作,實在非常可惜。」
「出戰香港瓶似乎勝望更高,事實上我向父親提出了這個建議,問我們能否讓牠轉戰香港。所以當牠贏得那場賽事的一剎……那種感覺非筆墨所能形容。」

池江泰壽的成功生涯,864 場頭馬,包括 22 場一級賽勝利,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他父親從小到大的言傳身教。
「我帶他到我在馬場的馬房裡玩。」池江泰郎說道。「他當時大概只有三、四歲。我記得他很想騎馬,所以我讓他騎。他看著我工作,他開始覺得他也想做這件事。然後他就成了練馬師。他從小就喜歡馬,所以這對他來說很美好。」
但池江泰壽也將功勞歸於最近退役的英國冠軍練馬師司徒德爵士(Sir Michael Stoute), 和於美國練馬的英籍練馬師翟誠道(Neil Drysdale)。他在這兩位練馬師的馬房裡待了一段時間以累積經驗,同時也在觀察、聆聽和學習。
池江泰壽解釋說:「我的訓練模式是以司徒德爵士的方法為基礎,所以當我部署賽事或馬匹狀況不佳時,我會想像他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翟誠道來自英國,他與司徒德爵士爵士關係密切。他在美國採用了英國的訓練方式,並在那裡獲得了成功。我想在日本成為一名練馬師,並在日本採用英國的方法,所以我從翟誠道身上學到很多。」
「司徒德爵士曾告訴我『留意細節』。他讓我注意細節,比如馬的腳部、肌肉、面部表情、情緒。這就是他的意思。這些話成為我的座右銘。」
池江泰壽認為,這些話在處理「黃金巨匠」的獨特性格時非常有用。
「黃金巨匠」 的存在與其父親作為練馬師的成就息息相關,尤其是「黃金旅程」在沙田的最後一場上陣,順利獲得所需的一級賽勝利,確保牠能成為種馬。如果當天失敗,「黃金旅程」很可能會退役到退役馬公園,而不是育馬棚。
「黃金旅程」是 「黃金巨匠」 的父系。不僅如此,「黃金巨匠」 的母系 Oriental Art(由池江泰壽訓練)是 Mejiro McQueen 的女兒。池江泰郎曾訓練 Mejiro McQueen,夥拍武豊勝出一級賽菊花賞、兩屆春季天皇賞及寶塚紀念賽。及在 1991 年的有馬紀念賽獲得亞軍。

有馬紀念賽是強手雲集的比賽,是日本最大、最棒的賽事。由馬迷投票選出參戰馬、龐大的觀眾群、悠久的歷史、令人印象深刻的冠軍名駒,而其核心則是令人血脈沸騰的賽馬運動。
池江泰郎現為馬主,並早已退出 JRA 練馬師行列。他曾兩次贏得有馬紀念賽,第一次是在 1987 年與 Mejiro Durren 攜手勝出,19 年後又憑「大震撼」奪標。
仍處於盛年的池江泰壽則贏過四次該賽事冠軍: 「夢之旅」(Dream Journey)在 2009 年獲得第一名,然後是 「黃金巨匠」 在 2011 年和 2013 年兩奪冠軍,而「里見光鑽」(Satono Diamond )則在 2016 年摘下桂冠。
2006 年,「大震撼」勝出有馬紀念時,彷彿是毫不費力的運動奇跡。在800 米處時,牠從後方位置推進,在轉彎處開始加速,並在武豊胯下以高速超越一眾對手衝過終點,以 3 個馬位的優勢大敗亞軍 Pop Rock。
在凱旋門大賽僅獲第三名(後來驗出違禁藥物而被取消資格)後,這匹賽駒在最後一場賽事中完成了驚人的救贖。

2013 年,「黃金巨匠」 的情況與此類似。牠在凱旋門大賽第二次落敗,負於「卓芙」 (Treve),令支持者大失所望,也經常被人提起。但牠的反彈,牠的有馬紀念賽告別戰,才是最值得回味的。那場賽事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這匹五歲馬居於馬群後方,但在轉入最後直路時,鞍上人紋風未動,但「黃金巨匠」已開始超越對手。池添謙一看起來只不過是個乘客。「黃金巨匠」 在直路上取得領先,並輕鬆帶離後方,以 8 個馬位狂勝。
與七年前的 「大震撼」一樣,這匹冠軍賽駒鞏固了自己作為歷史佳駟的地位。
這兩匹馬的職業生涯為其練馬師增添聲譽,並確保了池江一姓、泰郎和泰壽兩個名字在未來將長久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