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的凱旋門大賽結果對十二月的香港國際賽日(HKIR)影響有限,去年香港瓶冠軍「遠飛標槍」(Giavellotto)於較鬆軟的跑道上取得殿軍,預計仍會是焦點參賽馬之一。而凱旋門大賽冠軍「得令星」(Daryz)的血統為這項香港盛事提升一個新層次。
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多年以來都希望將香港國際賽日打造成年終冠軍級大賽,塑造成一項具配種價值的賽事,但難關在於說服育馬者相信於香港國際賽日獲勝能提升配種價值。「提升配種價值是我們可以進步的方向。」他於 2016 年曾說道:「而進度會是逐步提升的。」
這個「逐步提升」的進度於上週日被大幅推動,三歲的「得令星」憑著深厚香港國際賽日賽績的血統背景贏得凱旋門大賽。
這匹阿加汗自家培育賽駒出自「海都之星」(Sea The Stars),而「海都之星」自身於三歲時便以凱旋門冠軍結束出色的馬季。「海都之星」的母系與香港也有連繫,香港馬主擁有的「海都市」(Urban Sea)曾出戰 1993 年四月舉行的香港盃,取得第六名,頭馬為「羅曼尼」(Romanee Conti),後者也是考菲爾德盃及墨爾本盃冠軍雌馬「靈氣逼人」(Ethereal)之母。
「海都之星」亦是今年凱旋門大賽季軍「同工之妙」(Sosie)之父,「海都市」的外孫「范高爾」(Frankel)則是凱旋門大賽亞軍「劇唱一姐」(Minnie Hauk)之父。過去十屆凱旋門大賽冠軍中有八匹與「海都市」有直接血緣關係,而另一匹冠軍「驚世詩才」(Torquator Tasso)亦與「海都市」有密切血緣關係。
僅以其上線血統足以把「得令星」與香港產生連繫,但其母線與香港連繫更加緊密。
「得令星」是 2009 年香港瓶冠軍「大利來」(Daryakana)的第七匹子嗣。其七匹子嗣中有六匹成為級際賽冠軍,包括 2015 年香港瓶季軍及一級賽根利錦標冠軍「大利盈」(Dariyan),而「得令星」為其巔峰之作。

凱旋門大賽是香港國際賽日勝出的雌馬所產出的子嗣,贏得的最高水準賽事,同時印證香港賽績也能塑造全球通用的血統。
翻查香港國際賽日的歷史中,有 14 匹雌馬曾於賽日中奪冠,其中 11 匹雌馬頭馬產生於 1989 至 2010 年間。
2010 年前的其中四匹冠軍雌馬產出一級賽冠軍賽駒(「灰色侵略」(Grey Invader)、「羅曼尼」、「占卜」(Ouija Board)和「大利來」),另外還有「博爾吉亞」(Borgia)成為一級賽冠軍賽駒的祖母。還有四匹雌馬產出級際賽冠軍,包括「自豪」(Pride),其子「以身犯難」(One Foot In Heaven)曾於 2016 年香港瓶取得季軍。
偉大的「日平線」(Sunline)和身形嬌小的「逍遙谷」(Vallee Enchantee)未能將光彩傳承下去,但牠們紀錄依然堅實。
於十二月香港國際賽日中脫穎而出的種馬則更為罕見,但影響力正逐漸擴大,尤其是來自日本的代表。「里見皇冠」(Satono Crown,香港瓶)、「頌讚火星」(Admire Mars,香港一哩錦標)及「龍王」(Lord Kanaloa,兩屆香港短途錦標)皆於 2025 年已於全球各地產出一級賽冠軍。未能於香港國際賽日奪冠的如「勝利喝采」(Acclamation)、「轟炸大戰」(Lancaster Bomber)、「紅杉木」(Redwood)及「倫敦塔」(Tower Of London)今年同樣也有子嗣贏得一級賽,而女皇盃冠軍「統治地位」(Rulership)及被擊敗的「民族英雄」(Vercingetorix)及「瑰寶灘」(Treasure Beach)亦不例外。
合共有 40 匹雄馬贏得香港國際賽日賽事,其中 11 匹曾產出一級賽冠軍(另外有兩匹是跳欄一級賽冠軍),六匹則產出二級賽冠軍,另有兩匹產出級際冠軍子嗣。
考慮到近期冠軍如「耀滿瓶」(Glory Vase)、「業界巨頭」(Mogul)和「野田重擊」(Danon Smash)才剛開始種馬生涯,以及「多名利」(Dominant)和「飛鷹山」(Eagle Mountain)等配種量有限,能有這樣的成功率也相當令人鼓舞。
因此「得令星」於凱旋門大賽的勝利,彷彿完成了超過三十年前「海都市」初次來到沙田的歷史循環。
對香港賽馬會來說,這成功證明香港國際賽不單是一場盛大的年終賽。更有望如願以償,成為真正可以塑造純種馬血統的重要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