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Aa Aa

【耿耿於懷】痛失打吡燃點廖康銘冠軍賽馬日之火

當「祝願」(My Wish)預備於冠軍賽馬日一洗香港打吡大賽的恥辱時,廖康銘向《Idol Horse》談及他於馬場記者室的成長歷程、歷屆冠軍名駒及他於沙田馬場找到恰到好處的練馬方式。

【耿耿於懷】痛失打吡燃點廖康銘冠軍賽馬日之火

當「祝願」(My Wish)預備於冠軍賽馬日一洗香港打吡大賽的恥辱時,廖康銘向《Idol Horse》談及他於馬場記者室的成長歷程、歷屆冠軍名駒及他於沙田馬場找到恰到好處的練馬方式。

要抵達廖康銘(Mark Newnham)馬房需時數分鐘,該馬房安靜地隱藏於沙田最後直路前的彎位後面的奧運馬房中。高爾夫球車於對面直路上掠過,離開晨課區域全速行駛,進入一個更寧靜的馬場區域。這似乎與這位練馬師的訓練方法以及氛圍相符。

他的助理練馬師黃裕亨(Henry)駕駛著高爾夫球車沿著馬匹每朝來回馬場的必經之路,廖康銘坐在他身旁。廖康銘的私人秘書連家欣(Karen)坐在後座,沿途通過 WhatsApp 向馬主提供最新消息。

「我們每天都會把賽駒牽引回去,所以會花一點時間。但我無論如何都不會更換這個馬房位置。對我們來說,這個位置是完美的。」廖康銘於車上接近他的馬房入口時說道。

雖然一些曾於奧運馬房設倉的練馬師對此頗有微言,但相對於主要馬房的繁忙喧鬧,這裡的寧靜、綠化和寬敞非常適合廖康銘。他的成績也證實了這一點:他於第一個馬季取得了 31 場頭馬,並於 2024/25 馬季尚餘四分之一的時間已經超越這個數字。

在他的主辦公室裡,名為 Ralph 的一歲大粗毛傑克羅素梗犬迎面跑過來,充滿活力地搖擺尾巴與我們打招呼。辦公室既整潔又有條不紊,與練馬師本人如出一轍:牆上的白板上列出分配到從化和沙田試閘的馬匹名單,而桌子上有條理地分散著手寫的筆記和騎馬人的名字。兩雙馬靴整齊地放在文件櫃前,旁邊則放著頭盔。

「我策騎是因為我喜歡這樣做,而不是因為這令練馬師帶來很不同之處,」他說道:「當你無法確定將會發生甚麼時,跨上馬背會有所幫助。我們有一支良好的騎馬人隊伍,黃裕亨也是一位出色的騎馬人。」

「人們認為我一定策騎過我倉內最好的賽駒,但有趣的是我從未策騎『祝願』。大多數時候,我策騎的是那些需要我試圖找出問題所在的賽駒。」

My Wish winning the Hong Kong Classic Mile
MY WISH, LUKE FERRARIS / Hong Kong Classic Mile // Sha Tin /// 2025 //// HKJC

「祝願」正是讓廖康銘於三月的香港打吡大賽(2000米)中僅差一步奪冠的賽駒,現在牠將於周日的冠軍一哩賽中迎來生涯首戰一級賽的挑戰。

即使此匹輕盈賽駒能在香港最負盛名的賽事中,以些微之差飲恨也算是一大成就,但很明顯,失敗的苦澀仍然縈繞心頭。

「這件事我仍耿耿於懷。」他承認道:「人們一直提起這件事,對我而言感覺並不好受。」

「當我們於賽前的周四抽得 14 檔時,感覺就像泄了氣的輪胎。但我認為我們確立了良好的賽事戰略,而霍宏聲執行得很好。他只是差了那麼一點點,我們無能為力。」

「不過,展望周日,我們會保持樂觀態度出戰。當達到那個賽事水平時,所有參賽馬都是頂級的,到時牠沒有任何掩藏的餘地。無論是這一戰還是下個馬季,我相信牠有能力適應這個級別的賽事。」

廖康銘父親曾於《悉尼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任職體育編輯,廖康銘幼時曾於悉尼的馬場記者室跟隨其父親工作。他不曾夢想成為賽馬記者,反而想成為馬圈內的一部分。

他的外祖父 Bert Condon 在 1920 年代及 1930 年代於悉尼擔任騎師,並且他在其小型育馬牧場度過了許多個夏天。廖康銘於 15 歲時已下定決心。「我在假期開始前已清空了我學校的桌子。」他苦笑著回憶道:「我知道我不會再回去(上學)了。」

他進入 Bobby Thomson 馬房工作。幾年內,他就成為傳奇練馬師甘明斯(Bart Cummings)的遠征領班,負責帶領數匹一級賽馬走遍全國各地,例如 Beau Zam、Sky Chase 和「大賽之王」(Campaign King)。

「我幾乎全年都在帶著那些賽駒四處出戰,有一年我只待在悉尼三個月。」廖康銘說道:「對於 19、20 歲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種很棒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很大的責任。」

就是在那些年間,他遇到了他的妻子 Donna。她後來從西澳搬到了悉尼——這一舉動為兩人開展了人生的新篇章。

「對於一個一直都是單身的男士來說,那時作為遠征領班的我可能有 60 至 61 公斤左右,因為我每天晚餐都只是吃外賣和喝啤酒。」廖康銘說道:「但當 Donna 搬到悉尼後,我的生活習慣大為改善,最低造磅也改變了。那時我開始認真考慮策騎的可能性。」

「我本以為策騎不會持續多於數年,但我最終持續了將近 20 年。這是我人生中的一段美好時光。但回頭看,我可能騎多了數年。」

作為騎師和騎馬人,廖康銘的騎師生涯備受尊重。他曾三度於甘柏拉(Kembla Range)贏得冠軍騎師殊榮,並短暫於澳門和韓國客串。當然最為人所知的是為活侯夫人工作。

雖然他在 2011 年結束騎師生涯,並在 Tulloch Lodge 擔任活侯夫人的助理練馬師,但 10 年前的一次墮馬意外,讓他認真考慮應否將練馬視為下一步。

「2001 年,我在鶴斯百里為活侯夫人策騎時墮馬,肩膀受傷。」廖康銘說。「我能做的不多,約兩周內,活侯夫人讓我為馬匹計時並觀察晨操工作。」她說:「相信我,這對你有幫助。」

「她說得對,這讓我保持規律,也讓我學到很多。我在晨課時,一隻手拿著秒錶,另一隻手則拿著望遠鏡。這也許讓我走上了現在這條路,因為在那之前我從未真正考慮過從練。」

Trainer Mark Newnham at Botany Bay
MARK NEWNHAM / Botany Bay, Sydney // 2020 /// Photo by Mark Evans

他是活侯夫人值得信賴的左膀右臂,主理 2012 年金拖鞋大賽得主「比亞路」(Pierro)等良駒,就像他與甘明斯共事那時一樣,他嚐到了駕馭頂級賽駒的滋味。

「我很幸運,我從一開始就參與的馬房和馬匹,讓我體驗到什麼是真正的佳駟,以及如何駕馭牠們。」他說。

他說:「直到我和活侯夫人結束合作時,情況都是如此。所以當你獨立設廐時,能得到一匹好馬並不稀奇。有時候,你可以看到一些小型馬房突然得到一匹好馬,因為他們之前沒有這樣的經驗,所以他們很容易過慮。」

廖康銘最終不得不在活侯夫人決定安排布特(Adrian Bott)成為合夥練馬師時做出抉擇:是留下成為第三把交椅,還是自己獨立設廐。他決定闖出去,並在 2016 年放手一博,並給自己三年的時間取得成功。

「當然,當活侯夫人賣掉公司後,情況就改變了。」廖康銘說。「我必須做出決定,我是否應該獨立開倉,還是從副手變成第三把交椅。」

「最初的六個月,我一直在想:『我到底做了什麼?』但後來開始派馬上陣並獲得頭馬,一切就從那裏開始。」

「我打算花三年時間,傾注所有心血。老實說,如果我不是在升軌當中,我不會繼續下去。我不想成為一個帶著 10 匹或 15 匹馬四處奔波的人,去參加普通的賽事試圖謀生。我努力工作並不是為了這樣。」

結果他的馬房贏得 400 多場賽事,在一級賽中屢獲佳績。而且他的訓練風格專注於馬匹,他讓自己的團隊保持較小的規模便於管理,從而了解他的馬匹的個性,而不是嘗試管理 150 匹或更多的「巨型馬房 」路線。

他說:「如果你是那些馬房的練馬師,你更像是一家練馬公司的行政總裁,那不是我想做的事。」

「但我之所以喜歡每天早起,是因為我鍾情於馬匹。我還是喜歡策馬操練,我喜歡在馬房走來走去,一眼就認得每匹馬。但一旦你開始訓練 150 匹、200 匹甚至更多匹馬,剛才說的就變得很荒謬了。」

從這方面來看,香港永遠是廖康銘的理想選擇。他在香港的第二個賽季即將結束,目前他訓練68匹馬,而上限為 70 匹。

Luke Ferraris, Mark Newnham and wife Donna celebrate My Wish's win
LUKE FERRARIS, MARK & DONNA NEWNHAM / Hong Kong Classic Mile // Sha Tin /// 2025 //// Photo by HKJC

在這競爭異常激烈的賽馬地區,他仍有機會繼續其指導新晉騎師的輝煌成績,這位就是南非的年輕騎師霍宏聲。在澳洲期間,廖康銘曾指導杜倫(Robbie Dolan)、尚宜令(Tom Sherry)和邵良宇(Tyler Schiller)三位騎師成為冠軍見習騎師。

「我和他們仍有聯絡,他們還是會要求我看一些片段,尤其涉及停賽:『我們應否提出上訴?』他們會這樣問。」廖康銘在黃裕亨進來討論他們即將上演的快活谷賽事時回憶道。

「去年杜倫贏得墨爾本盃冠軍時,我和妻子 Donna 在休息室瘋狂歡呼。之後我給他發信息,他當天下午就回電。我沒想到他會打電話來,但他說『你是媽媽之後我第二個致電的人。』」

「每當電視上有悉尼賽事,Donna 總會問:『那些小子有沒有上陣?』這總是很美好。」

雖然霍宏聲並非正式隸屬他的學徒,但 23 歲的他是香港騎師中最年輕的一位,而且頗受廖康銘眷顧。霍宏聲在 2024-25 馬季贏得的 36 場頭馬中,有三分之一是為廖康銘馬房贏得。

本周日,「祝願」將首次在沙田出戰一級賽,屆時牠和廖康銘都有機會上演復仇戰。

無論是這次、12 月或下賽季,廖康銘深信他這匹閹馬能躋身頂級賽事。當他談到「祝願」時,他不僅言帶期盼,還有一種認知。這份信念是從艱辛的過程中獲得:年輕時在悉尼的記者室裡、觀看晨操工作,以及大膽獨自設廐。

「我們在 2023 年 6 月在港設廐,所以能擁有一匹像牠這樣的馬,讓我渴望再擁有幾匹良駒。」廖康銘說。

歷史告訴我們,當廖康銘得到這些才華橫溢的賽駒時,他一定會好好利用∎

杜樂寧為《Idol Horse》賽馬記者。自 2012 年在古活觀賞馬王「范高爾」(Frankel) 在薩塞克斯錦標 (Sussex Stakes) 奪冠後,杜樂寧便對賽馬產生濃厚興趣。在 2023 年移居香港之前,他曾在英國、美國和法國採訪環球賽馬。杜樂寧曾於《南華早報》、Racing Post 和 PA Media 任職。

查看杜樂寧的所有文章

不要錯過所有的活動

訂閱Idol Horse的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