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贏得一級賽時,每位騎師都需要遵循既定程序。
通常當坐騎收停後,騎師會在馬背上接受採訪,隨後當騎師雙腳重回地面時,有時又會再次接受採訪,當你回到過磅室,此時你必須準確稱重以滿足董事和馬迷的要求,並在官方頒獎儀式上展露歡欣笑容。麥道朗(James McDonald)、苗傑美(Jamie Melham)、連達文(Damian Lane),他們都深諳此道。
但循規蹈矩從來不是薛凱華(Mark Zahra)的強項。在 2022 年贏得頂級賽事柯爾錦標後,他衝回騎師室的速度甚至比坐騎「北意山峰」(Tofane)衝過終點線還要快。他表示無暇接受一分鐘採訪、與相關人士擁抱慶祝,甚至連其他任何事都顧不上,因為已有一輛車蓄勢待發地等候,載他展開近期最截然不同的工作與旅程轉換:趕赴地球另一端的超級碗(Super Bowl)開賽現場,那裡有騎師同儕史賓沙(Jamie Spencer)與酋長 Fahad al-Thani 正等候著他。
薛凱華勉強趕上從墨爾本飛往悉尼的航班,匆忙通過入境檢查準備轉夜機前往洛杉機。當他抵達美國時,瞥了一眼手錶才驚覺自己剛剛經歷了什麼。
「每晚只有一班航班從澳洲出發飛往美國,我必須在晚上七點半前抵達(悉尼),」薛凱華笑道。「我在週六晚上六點半降落在洛杉磯,當時人們正飲酒歡聚,而超級碗就在翌日舉行。」
「那感覺簡直像穿越時空。我就是熱愛 NFL,它實在太宏大了。」
第五十七屆超級碗由肯薩斯城酋長(Kansas City Chiefs)擊敗費城老鷹(Philadelphia Eagles),這場賽事堪稱 NFL 史上最令人難忘的冠軍賽之一。當薛凱華的現場照片開始在社交媒體湧現時,澳洲馬迷們不禁質疑:他剛週末還在墨爾本上陣,究竟如何及時趕到現場?
但薛凱華從不屈從於常規,他不僅挑戰著人類旅行極限,更挑戰著那些數十年前便與其職業相伴的傳統。
「他是澳洲所有騎師中,工作與生活平衡的佼佼者。」某位練馬師如此評價。
在澳洲,騎師一年中 364 天皆有賽事進行。唯獨聖誕節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日子,如今多個州份甚至在復活節期間舉辦賽事。澳洲的博彩巨頭每隔幾分鐘就需要另一場賽馬,因此騎師們需要持續上陣。
身為多種運動愛好者,薛凱華即將第二次赴日策騎「港邊小區」(Docklands) ,出戰於京都競馬場上演的一級賽冠軍一哩賽。他認為騎師應效法足球員、棒球員及籃球員的做法:在特定時期達到巔峰狀態,其餘時間休養生息,即便其策騎事業並未強制要求如此。
「在澳洲賽馬界,根本沒有休賽期。」薛凱華向《Idol Horse》如是說。「世界上其他運動都有固定賽期,在多數國家你都能夠透過在特定時期保持狀態,設定目標爭取勝利,之後大家便會期待休賽期來臨,但我們這裡沒有這樣的安排。」
「我一直受體重問題所困,因此需要花大量時間泡桑拿、禁食、和戒除許多事物。在年輕時我做不到這些事,畢竟有諸多要求必須滿足。但隨著事業更成功,我發現自己需要喘息空間。我熱愛旅行與美食,於是決定為自己創造專屬的節奏。」
對許多騎師而言,與頂尖練馬師和忠實馬主進行這類對話實屬尷尬,但身為澳洲屢獲成功的大賽獵人之一,薛凱華自有其行事準則。
他常抱怨墨爾本的冬季「糟糕透頂」,因此他慣常會暫停策騎,並飛往歐洲及西班牙的「派對島」伊比薩島 度過一個月。十二月份他通常不會上陣,而是待在澳洲新南威爾斯省拜倫灣的海岸線度日。薛凱華與妻子 Elyse 相識於墨西哥的全男性旅行團,當時 Elyse 下榻的度假村正舉辦薛凱華與朋友們的派對。然而當四歲的女兒 Harper 誕生後,薛凱華便被告知他們必須放緩旅行腳步。
「我們完全沒有放慢腳步。」薛凱華說。「我們只是帶著她同行。這讓我肩負起責任,但同時也讓我發現生命中多了一個人可以共度美好時光。」
我並不享受終日策騎的生活。這樣才是適合我的方式,而且對延長壽命也有好處。我今年四十三歲,若當初持續終日策騎、飢腸轆轆又虛耗體力,絕不可能有今天這般成就。

對傳統主義者而言,墨爾本盃嘉年華堪稱澳洲賽馬界最負盛名的一週盛事。這場為期四天的盛宴中,每位練馬師與騎師都渴望藉此一舉收穫全年,甚至可能是畢生辛勤耕耘所結的豐碩成果。
今年,薛凱華在維多利亞打吡賽馬日連贏四場賽事,其中包括為高多芬馬房旗下兩匹三歲賽駒贏得一級賽,先策騎「尼河市鎮」(Tentyris)揚威雅閣圍錦標,接著再為「觀察家」(Observer)贏得維多利亞打吡。
在策騎「麗姬領先」(Leica Lucy)於一級賽帝國玫瑰錦標中,以第二名落敗於大逃馬「珍妮驕驥」(Pride Of Jenni)後,薛凱華步向媒體接受賽後訪問。當他返回過磅室時,他打趣道:「我幾乎忘記落敗的滋味。」這番話半是玩笑。薛凱華以八場勝仗的驚人成績結束墨爾本春季嘉年華,終結了麥道朗在費明頓的霸主地位。
麥道朗目前正在香港短期客串,薛凱華坦言在春季賽期開始時並未設定特定目標,既無意贏取某個數量頭馬,亦不執著於贏取某場特定賽事,更無意取代麥道朗。他只希望盡可能參與更多重要賽事,並在賽季尾聲盡情享受(有人目睹他在費明頓盛典最後一天的冠軍賽馬日結束後,於雨中欣賞 DJ Fisher 的演出)。
「我不在乎其他騎師在做什麼,」薛凱華表示。「我享受策騎上陣,享受假期,也不關心其他澳洲騎師動向。此刻我只想好好享受假期。我的目標是賽季結束後能在歐洲盡情享受美好時光。」
但究竟是什麼讓薛凱華如此出色?
薛凱華並非出身於賽馬世家,只有祖父曾在他們年幼時帶他和兄弟們去看賽馬,薛凱華踏入騎師世界的經歷堪稱顛覆常規。在十五歲時,他已開始鑽研賽事,學習馬匹馬的獨特習性、速勢圖與賽道模式。這些知識對他而言皆是水到渠成。
但策騎顯然不是。
「我頭腦靈活,但不懂騎馬。」薛凱華說。「其實九年級(13 – 14 歲)結束時我就想輟學,但父母不准。直到十年級結束我才離開。在西澳洲,你得先上為期十週的騎馬課程。」
「我的手眼協調能力不算差,但當時真的搞不清楚狀況。因為我對馬匹一無所知,我覺得這可能是我成為騎師時起步較晚的原因。在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毫無頭緒,後來才慢慢摸索出竅門,不過這過程花了不少時間。」
「在我年輕的時候,我本來想過放棄超過百次,我只是愈騎愈進步。」
身為騎師,墮馬絕非好事,而薛凱華亦曾經歷頻繁墮馬。但他內心深處有股執念,決心要讓自己的見習騎師生涯有所成就,因此堅持不懈。他向來對賽馬有份直覺,後來更開始領悟策騎精髓。終於,他逐漸蛻變為真正的騎師。
他最為耀眼的遠征紀錄,是策騎珀斯短途名駒「熱爆景點」(Scenic Blast)在 2009 年征戰日本賽場。此後他轉戰更富盛名的墨爾本賽事,從此一鳴驚人,再未回頭。
「無論是在墨爾本主場作戰,還是征戰澳洲各地乃至海外的大型賽事,他都展現出極強適應力,」騎師韋紀力(Craig Williams)如此評價。「他的策騎風格極具魅力,力量十足卻又流暢自如。效率之高令人驚嘆,無論是平衡感、手部操控,還是在整場賽事中駕馭馬匹的節奏,都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流暢度。若你想找一個策騎示範,薛凱華絕對是首選。他的騎術簡約而不失精妙。」
薛凱華表示:「我擁有極佳抗壓能力,向來能從容應對。在賽事中保持沉著與耐心至關重要,你必須具備平衡感和穩健的韁繩操控技巧,並能在賽事中迅速做出正確判斷。我認為這些都是優秀騎師的必備能力,而我很幸運地認為自己能滿足其中多數。」
贏得墨爾本盃對任何澳洲騎師而言都可能是改變人生的時刻。薛凱華成為本世紀唯一連續兩年策騎不同賽駒奪冠的騎師,堪稱罕見。他先後駕馭「踏金行」(Gold Trip)(2022 年)與「不戰而勝」(Without A Fight)(2023 年)在這場澳洲頂級賽事中摘冠。
當他獲邀策騎「踏金行」衛冕墨爾本盃時,卻選擇轉投兩週前剛在考菲爾德盃奪冠的「不戰而勝」,此舉更顯其冷酷本性。薛凱華這次雖然無須倉促決定,但抉擇過程仍令人煎熬。
「不戰而勝」勇奪墨爾本盃的畫面,正是韋紀力所談論的一切。
當賽馬群轉入費明頓漫長最後直路時,薛凱華正伺機提示「不戰而勝」發力衝刺,他很清楚馬匹大把在手。他瞥見「踏金行」內側出現狹窄空檔,深知這匹老搭檔向來忌憚內側遭馬匹擠壓,便迅速切入其身後緊咬不放。「踏金行」一如所料在稍稍外閃,為「不戰而勝」騰出足夠空間,讓後者一躍衝過空檔突圍,贏出這場兩哩經典賽事。這正是他與摯友兼資深賽馬分析師 Mark Hunter 在商討揀選馬匹時,精心策劃的戰術佈署。
「如果純粹遵從內心,我本該選擇「踏金行」,因為我深愛牠。」薛凱華說。「但當我必須摒除情感,思考『哪匹馬最有機會贏得這場賽事?』答案就是『不戰而勝』。」

薛凱華歷經了十六載等待重返日本,如今日本的狂熱馬迷將見證一位正值巔峰的冷面殺手征戰重大賽事,而非一位仍在摸索人生定位的二十餘歲青年。
他將與皇家雅士谷賽期冠軍「港邊小區」搭檔出賽,他坦承這匹賽駒是今年初前往伊比薩島途中臨時接下的策騎騁約。在該駒贏得一級賽女皇安妮錦標後,他便直奔機場,準備展開夢寐以求的歐洲漫長夏日,並整日沉浸於 DJ 演出之中。
練馬師游孝廉(Harry Eustace)懷著雄心壯志,帶領「港邊小區」前往日本,並帶上薛凱華同行。
「連達文是我的好友,他和我一樣享受生活中的諸多美好事物,優質餐廳、高品質生活,而且他熱愛日本。」薛凱華說。
日本人是了不起的民族,他們懂得做事,而且精準到位。我熱愛刺身和壽司,他們堪稱是這門技藝的大師。他們的賽事看起來超棒。我對只能在那裡待五六天感到懊惱,真希望能夠待滿一個月。
倘若他真能奪得冠軍一哩賽冠軍,不需害怕薛凱華會衝出電視鏡頭、閃避例行採訪。他或許需要些翻譯協助,但這次總算不必趕飛機去觀賞超級碗。
日本對這位決意繼續書寫自己規則的騎師而言,說不定會成為另一個常規度假勝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