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Aa Aa

香港賽馬會於星期四公佈潘大衛(David Probert)將於新馬季獲為期六個月的騎師牌照,加入新賽季的騎師行列。香港馬迷雖然未感到相當興奮,但認識潘大衛的馬迷均認為他是一位有天份的騎師。

香港馬迷對賽馬運動有很高的期望,他們與賽馬運動的聯繫是從觀看傑出的外籍騎師而建立起來的。這些騎師的聲譽和才幹來自潘頓(Zac Purton)、莫雷拉(Joao Moreira)、韋達(Douglas Whyte)、莫雅(Ryan Moore)、柏寶(Brett Prebble)、巫斯義(Gerald Mosse)及其他冠軍級和一級賽冠軍騎師。

外界對潘大衛獲發牌照的反應,並非對他作為騎師的能力、性格或在香港成名的潛力有所輕視,而是說明了這位 36 歲的騎師在英國以外缺乏知名度。現實是,香港馬迷對這位「安靜」和「悠閒」的騎師實在不甚了解。

事實上,身為練馬師包義定(Andrew Balding)在伯克郡 Kingsclere 的著名馬房的中堅分子,潘大衛在近 20 年的從騎生涯中,從搶眼、令人興奮的早熟轉變為堅實、專注的專業騎師。他曾勝出冠軍見習騎師、1681 場英國賽事勝利(在英國現職騎師中排名第 11 位)、7 個賽季破百場頭馬和 22 場級際賽勝利。

你或許不會對威爾斯的頭號平地賽騎師讚不絕口,但對他低調而堅定的讚賞和尊重,足以讓人認為他值得在香港的名單上佔一席位。

潘大衛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一級賽冠軍練馬師莫禮善(Hughie Morrison)在得知潘大衛即將遷往沙田時對《Idol Horse》說:

「可惜,我喜歡大衛為我騎馬,他今年已為馬房勝出兩、三場,明天他還會為我上陣。」

DAVID PROBERT, AL WASL STORM / G2 Queen’s Vase // Ascot /// 2025 //// Photo by Alan Crowhurst/Getty Images

潘大衛的來歷

潘大衛在他的家鄉南威爾士山谷的 Bargoed 起家,在廖惠廉(Bernard Llewellyn)的馬場策騎小馬出賽和切磋技藝。資深練馬師廖惠廉的女兒 Beth Williams 是牧場秘書,她對這位從小就認識的騎師讚不絕口。

潘大衛最近為該馬房贏得頭馬,令他於 7 月 9 日在 Fos Las 賽事中連中三元,這場六班賽共有四匹馬角逐,頭馬只獲得 3,454.44 英鎊獎金。

Beth Williams 說:「他在學童時期來到這裡,在學校假期騎馬。之後他為包義定馬房策騎,在那裡第一次上陣,並成為冠軍見習騎師。他的性格非常可愛,是位勤奮的騎師。」

「你可以看出來(他會成為優秀騎師),他有合適的身材,體型又小又輕,而且他很會和馬溝通,他和馬一起長大。」

他的身材令他本賽季能夠在英國以 117 磅的體重騎馬,而能夠以此體重策騎對他在香港應該很有幫助。

首場勝利擊退「鐵人」

儘管潘大衛於英國賽馬學校就讀,然後在以培養學徒而聞名的包義定馬房開始他的從騎生涯,但潘大衛的首場頭馬是為廖惠廉馬房贏得的。

Beth Williams說:「是的,是為我們贏的,在溫伐咸頓策騎 Mountain Pass。」

那是 2007 年 12 月 3 日,距離他第一次上陣已過去一年。潘大衛策其坐騎在最後兩化郎取得領先,之後以不到一馬位的優勢擊退大熱門 Zennerman。

策騎亞軍賽駒的是郭能(Neil Callan),他在香港策騎多年,被香港馬迷親切稱為「鐵人」(Iron Man)。

郭能說:「他從包義定馬房畢業,那兒給他不少機會,而他亦進步成為一名全面的好騎師。」

郭能補充:「他的表現看似悠閒、安靜,他做自己的事。每天騎馬上山下海,全年都交出很多頭馬,他為生活而努力工作。」

潘大衛的特質

夏偉卓(Richard Hughes)從騎時是歐洲優秀騎師之一,他憑「周全良策」以 67 倍勝出七月盃後,這位三屆英國冠軍騎師現在也是一級賽冠軍練馬師。在夏偉卓贏得重要勝利的前一天,潘大衛在雅士谷策騎夏偉卓旗下賽駒 Saiydah Hard Spun 取得頭馬。

「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騎師,平衡感極佳,而且騎術精湛。」夏偉卓說道:「在香港,要於短時間內取得頭馬非常困難,所以毫無疑問,他在這方面需要一些幫助。但他和大多數人一樣出色。他的主要特質是他騎術高超。」

同時,莫禮善說: 「我覺得他已做足功課,我相信他(在香港)能做得很好。我認為他是全能型騎師,有望一路高歌猛進,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冠軍頭銜及尋覓中的一級賽冠軍

潘大衛最突出的成就是在 2007 年贏得英國冠軍見習騎師的稱號,他與另一位騎師取得並列冠軍,另一位是同樣隸屬包義定馬房的見習騎師布宜學(William Buick)。後者名氣更大,並在一級賽中屢獲佳績。

莫禮善說:「有時候,比起布宜學,你更希望由潘大衛策騎。」他暗示潘大衛更願意上馬完成任務。「布宜學會想在 Fos Las 騎一匹低分馬嗎?不會。」

「我認為潘大衛是非常非常出色的騎師,他很會判斷步速。」

DAVID PROBERT, ANDREW BALDING, WILLIAM BUICK / 2009 // Photo Supplied

在潘大衛勝出的級際賽中有 12 場二級賽勝利,以及在皇家雅士谷賽期憑 Born In Bombay 贏出大不列顛錦標。Born In Bombay 後來改名為「軍歌」,在香港贏得多場勝利。但至今潘大衛仍未贏得一場一級賽。

他的重要勝利大多數都來自包義定馬房,其中包括 18 場級際賽頭馬。

「牠長期以來都是包義定馬房的重要一部分。」郭能說。「當你可能要讓路給馬房希望留住的騎師,如莫艾誠(Oisin Murphy)時,你很難再上一層樓。但有時要達到新境界,夥拍更好的馬匹,你必須離開馬房才行。」

潘大衛曾在印度贏得一場橡樹賽,也曾在歐洲和卡塔爾策騎。但他最接近一級賽冠軍的一次是在 2018 年的英國二千堅尼中策騎「貼易勝」(Tip Two Win),以及在 2022 年的葉森打吡中策騎「招財」(Hoo Ya Mal),兩匹均獲得第二名。事實上,那兩匹馬的賠率分別為 51 倍和 151 倍,這說明他在一級賽中爭勝機會寥寥無幾。

「我覺得他只是仍未有運氣策騎一匹一級賽冠軍。」夏偉卓說。「大衛完結見習階段時,包義定馬房表現很好,但他也沒有一大批的一級賽參戰馬。所以大衛也許不太幸運,沒有遇上任何一匹。而在這件事上,你需要運氣。」

「他為人安靜沉著。」這位贏得經典賽的前騎師補充說,「但我希望他們在賽場上有所表現,大衛在任何時候都能為我做到這一點。」 ∎

莫瑾賢為《Idol Horse》的首席記者。他於10歲時在英國的County Durham生活時受賽馬運動吸引。他作為賽馬編輯於香港賽馬會任職九年,對香港及日本賽馬甚有認識。他亦曾於杜拜工作並為倫敦新聞機構Racenews 工作數載。他亦曾為Racing Post, ANZ Bloodstock News, International Thorughbred, TDN 及《競馬論》工作。

查看莫瑾賢的所有文章

不要錯過所有的活動

訂閱Idol Horse的通訊